木雕菩萨群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487
颗粒名称: 木雕菩萨群像
分类号: K28
页数: 1
页码: 341
摘要: 殿内十身大型木雕菩萨群像,均高约1.5米,为明代晚期作品,造型优美动人。其中妙音仙女像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品中的珍品,造型端庄秀美,藏于该寺九间殿中,木雕通高约1.5米,头饰华冠,嵌以宝石,上身半裸,胸饰璎珞,宽肩细腰,有印度造像之风,左手抱琴,右手拨弦,两腿自然盘坐,全身比例匀称,衣褶纹饰刻线流畅自然,雕技圆浑,刀法洗练,轮廓分明。又如祈寿殿内,有一座木雕佛像,连同整个佛龛雕饰,成为寺内的一件木雕艺术佳作,雕刻技法娴熟奇妙,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作品。寺内许多佛殿门楣,都有繁缛的木雕装饰,施以彩色,涂以金粉、银粉,给人以光彩照人、鲜艳夺目之感。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尤为突出的是殿内十身大型木雕菩萨群像,均高约1.5米,为明代晚期作品,造型优美动人。其中妙音仙女像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品中的珍品,造型端庄秀美,藏于该寺九间殿中,木雕通高约1.5米,头饰华冠,嵌以宝石,上身半裸,胸饰璎珞,宽肩细腰,有印度造像之风,左手抱琴,右手拨弦,两腿自然盘坐,全身比例匀称,衣褶纹饰刻线流畅自然,雕技圆浑,刀法洗练,轮廓分明。又如祈寿殿内,有一座木雕佛像,连同整个佛龛雕饰,成为寺内的一件木雕艺术佳作,雕刻技法娴熟奇妙,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作品。寺内许多佛殿门楣,都有繁缛的木雕装饰,施以彩色,涂以金粉、银粉,给人以光彩照人、鲜艳夺目之感。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
0.148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