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塔尔寺的雕塑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486
颗粒名称: 青海塔尔寺的雕塑艺术
分类号: K28
页数: 2
页码: 340-341
摘要: 青海塔尔寺的雕塑艺术,除了使人们交口赞誉的油塑艺术外,还有药泥塑佛像和木雕塑像。这座寺院的所有殿堂内都供有药泥塑佛像,除了释迦牟尼、迦叶、弥勒、文殊、普贤等佛教所共同供奉的佛像外,还雕塑了藏传佛教历史上高僧大德和古印度大乘佛教时期的高僧像。雕塑多为明末清初作品。一般殿堂均布有金饰铜佛像和观音诸像,造型简朴生动。大经堂的十一面观音像为代表作。九间殿的三尊丈六金身的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和金刚菩萨以其高大著称。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青海塔尔寺的雕塑艺术,除了使人们交口赞誉的油塑艺术外,还有药泥塑佛像和木雕塑像。这座寺院的所有殿堂内都供有药泥塑佛像,除了释迦牟尼、迦叶、弥勒、文殊、普贤等佛教所共同供奉的佛像外,还雕塑了藏传佛教历史上高僧大德和古印度大乘佛教时期的高僧像。雕塑多为明末清初作品。一般殿堂均布有金饰铜佛像和观音诸像,造型简朴生动。大经堂的十一面观音像为代表作。九间殿的三尊丈六金身的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和金刚菩萨以其高大著称。塑像中的宗喀巴像,反映了格鲁派始祖生前的形象,头戴黄色僧帽,面容衣著都是青藏高原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还有宗喀巴的两大弟子贾曹杰和克珠杰,以及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四世达赖喇嘛克珠杰的塑像。塔尔寺为纪念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的圆寂,特在大经堂供奉了这位佛教大师的塑像。这许多人物造型,都是清代以来的著名青藏高原雕塑家们所完成的,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寄托了他们的人生期望。藏传佛教在雕塑方面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不同于内地的佛教造型艺术。比如弥勒佛像很高大,面容和蔼可亲,而不同于内地“大肚和尚”式的弥勒造型。藏族一向将文殊菩萨看作是智慧神,古代雕塑家精心赋予这尊佛像一双“慧眼”,朝拜这尊佛像的善男信女,无论从哪个角度仰视,都觉得佛眼在注视着自己,反映了雕塑家具有高超的技艺。藏传佛教寺院的罗汉塑像只有“十六罗汉”,比内地少二尊。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
0.1926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