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酥油花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481
颗粒名称: 关于酥油花的由来
分类号: K28
页数: 1
页码: 333
摘要: 关于酥油花的由来,在青、藏地区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或说与释迦牟尼生前做梦有关;或与宗喀巴弘扬佛教有关;或文成公主进藏有关,但不论哪一种传说,都与藏族人民信佛、敬佛、颂佛有关。在这诸种酥油花传说之中,以文成公主进藏的传说最有意味,同时也最值得注意。相传文成公主进藏,藏族人民想给她献上一束鲜花表示敬意,但当时适值隆冬岁月,采不到鲜花。于是藏民便用酥油塑了一束花献给公主,公主又把酥油花供在了大昭寺的佛像前。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关于酥油花的由来,在青、藏地区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或说与释迦牟尼生前做梦有关;或与宗喀巴弘扬佛教有关;或文成公主进藏有关,但不论哪一种传说,都与藏族人民信佛、敬佛、颂佛有关。在这诸种酥油花传说之中,以文成公主进藏的传说最有意味,同时也最值得注意。相传文成公主进藏,藏族人民想给她献上一束鲜花表示敬意,但当时适值隆冬岁月,采不到鲜花。于是藏民便用酥油塑了一束花献给公主,公主又把酥油花供在了大昭寺的佛像前。如果这个传说不谬,酥油花的起源可推至吐蕃初期。另外,宗喀巴对酥油花的兴盛繁荣也起过积极作用。传说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藏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为了纪念佛祖,聚集万名僧人,在拉萨大昭寺举办发愿祈祷大法会。一天晚上,大师在梦中只见到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为鲜花,间杂万千奇珍异宝,光彩灿烂,富丽堂皇。大师醒后为了再现梦境,遂组织僧众用酥油花塑成山川风景、花木佛像,连同酥油灯供在佛前。从此形成民间宗教节,每年正月十五的夜里举办酥油花会。后来传到大师故里塔尔寺并逐渐繁荣起来。文献资料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塔尔寺酥油花会热闹非凡的盛况。乾隆十二年编纂的《西宁府志》谓:“月当空,耳边箫鼓叮咚。彩架间,安排灯架,年年花样不同。放光明,庄严灿烂,有人物,楼阁玲珑。怪怪奇奇、形形色色,蕃僧巧夺天工。”《西宁府续志》也说:“西宁府所属各寺院,每岁元宵节,皆燃酥油花灯,其中灯最多而花样最奇者莫若塔尔寺。”这说明塔尔寺酥油花在明代已发展起来。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
1.4035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