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475 |
颗粒名称: | 蒙古族图案纹样的形成受多种因子制约其四 |
分类号: | K28 |
页数: | 1 |
页码: | 330 |
摘要: | 蒙古族图案也受到了国内兄弟民族图案艺术的影响。见于蒙古族图案的喜、寿、梅、蝙蝠和一些吉祥图案,以及龙凤、牡丹、莲花等纹样,无疑是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牧民的银碗、蒙古刀、鞍鞒、护法夹板,以及召庙中的柱子、木器家具、各种建筑物,多用龙的图案作为装饰。在汉族篆文影响下,蒙文也写篆字,并起到装饰图案的作用。元代曾用过八思巴文,后来蒙古族把八思巴文当作图案来装饰书籍和建筑物,明清召庙中多见之。有时蒙古族将写好的蒙文篆字当作对联贴在门上作装饰,或将蒙文“福”字贴在箱子上。 |
关键词: |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