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图案色彩鲜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471
颗粒名称: 蒙古族民间图案色彩鲜明
分类号: K28
页数: 2
页码: 328-329
摘要: 图案的色彩鲜明,可谓蒙古族图案又一特色。蒙古族民间图案经常采用单线平涂、浓淡晕染、推晕等设色方法,绘制各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图案。蒙古族民间图案用色讲究,色调多变。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图案的色彩鲜明,可谓蒙古族图案又一特色。蒙古族民间图案经常采用单线平涂、浓淡晕染、推晕等设色方法,绘制各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图案。蒙古族民间图案用色讲究,色调多变,色彩配合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同种色的配合方法:即对同一种色的妙用。比如包头五当召和呼和浩特乌苏图召的骆驼图案,是用同种色的配合方法画的。再如画羊,用浓淡不同的绿色画就。使人感到统一而雅致。
  2.类似色的配合方法。比如红、赤橙的配合使用;蓝、青绿、绿等色的配合使用。这种类似色的配合,给人以温和之感。一些寺庙中的二方连续图案和民间一些团形图案,都用类似色配合。
  3.对色的配合,即用对色表中相对的二色配合。这种用极不相同的色彩,以引起强烈对比,如红与绿,蓝和橙,黄和紫的配合使用等。蒙古族很多日常用品,如碗袋、荷包、箱子上的图案多用对色配色。而后用白色或灰色勾边,使之调合。
  4.对比色的配合,即用异种色配合,取得对比作用,如黄与蓝、绿与赤紫的配合等。如摔交手的套裤等生活用品,都是用这种方法。
  5.黑、白色的配合。在配合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使用这两色,以减少其不调合的作用。有时用这二色勾边。
  6.用金、银(又称光泽色)配合。金、银色与任何色配合都能调合。用于最重要的部位或用以勾轮廓线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
0.1692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