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420
颗粒名称: 祭祀遗址
分类号: K28
页数: 1
页码: 304-305
摘要: 祭祀遗址位于元上都西北约35公里,分布在一座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小山脚下,四处祭祀遗址依山排列,各遗址之间相距350—900米不等。每处祭祀遗址均由石围墙、祭台和小室、汉白玉石雕像组成。四个石人,除一个已残成碎块外,其余三个虽头部残失,保存大体完好。每个石人大致与真人同高,皆端坐于交椅上。其中1号石人,身着云龙纹长袍,露有尖足,足登绣花靴。身左侧佩带刀、褡裢;身右侧佩带刀、羊角、火镰等。2号石人,身着花袍,胸有莲花,椅背有荷花和莲花,肩有云纹,辫发。左手指戴有戒指,右手持杯。身左侧佩带刀、荷包、褡裢;右侧佩带羊角、火镰、刀。3号石人,身披云龙纹袍。左手指带戒指。身左侧佩带刀、荷包、褡裢;身右侧佩带羊角、火镰、刀。他们身着的窄袖长袍,是元代蒙古族上层人物中的流行式样,当时称“比肩”,又称“攀子搭护”①,是元代宫廷“质孙服”之一,元代天子“质孙服”在“其上并加银鼠比肩”①。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祭祀遗址位于元上都西北约35公里,分布在一座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小山脚下,四处祭祀遗址依山排列,各遗址之间相距350—900米不等。每处祭祀遗址均由石围墙、祭台和小室、汉白玉石雕像组成。四个石人,除一个已残成碎块外,其余三个虽头部残失,保存大体完好。每个石人大致与真人同高,皆端坐于交椅上。其中1号石人,身着云龙纹长袍,露有尖足,足登绣花靴。身左侧佩带刀、褡裢;身右侧佩带刀、羊角、火镰等。2号石人,身着花袍,胸有莲花,椅背有荷花和莲花,肩有云纹,辫发。左手指戴有戒指,右手持杯。身左侧佩带刀、荷包、褡裢;右侧佩带羊角、火镰、刀。3号石人,身披云龙纹袍。左手指带戒指。身左侧佩带刀、荷包、褡裢;身右侧佩带羊角、火镰、刀。他们身着的窄袖长袍,是元代蒙古族上层人物中的流行式样,当时称“比肩”,又称“攀子搭护”①,是元代宫廷“质孙服”之一,元代天子“质孙服”在“其上并加银鼠比肩”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
0.1657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