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人岩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415
颗粒名称: 党项人岩画
分类号: K28
页数: 2
页码: 296-297
摘要: 党项人岩画,比较集中的分布于贺兰山、北山、阴山和曼德拉山等地。党项人来到贺兰山后,看到分布于峭丽的石崖上形形色色的人面像(面具)及其他各种岩画,感到神秘莫测,在人面像之旁用西夏文题的“文字神文字”,意思是说,这些人面像是文字,而又不是一般的文字,是鬼使神差所刻下的“神文字”。但也有的将人面像岩画,认为是他们所信仰的佛的显现,在人面像旁用西夏文刻以“佛”、“佛”、“佛”。这是西夏党项人对岩画所做的理解和解释,由于他们受知识和时代的局限,当时是难以将这部石刻“天书”读懂的。岩画作为古人记录客观世界和叙说对生活深刻感受的宣泄方式,到西夏已是强弩之末,由于文字的广泛使用,而使岩画艺术接近尾声。因此,西夏党项岩画并不是太多的,更不是精彩的。党项人在贺兰山和北山刻下的岩画,最值得称道的,是散刻于石壁上的各种塔形,以弘扬佛法并抒发对佛教的虔诚之情。有的有塔座,有的无塔座,由下往上各级塔层递减上升,塔顶呈尖状或十字形。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党项人岩画,比较集中的分布于贺兰山、北山、阴山和曼德拉山等地。党项人来到贺兰山后,看到分布于峭丽的石崖上形形色色的人面像(面具)及其他各种岩画,感到神秘莫测,在人面像之旁用西夏文题的“文字神文字”,意思是说,这些人面像是文字,而又不是一般的文字,是鬼使神差所刻下的“神文字”。但也有的将人面像岩画,认为是他们所信仰的佛的显现,在人面像旁用西夏文刻以“佛”、“佛”、“佛”。这是西夏党项人对岩画所做的理解和解释,由于他们受知识和时代的局限,当时是难以将这部石刻“天书”读懂的。岩画作为古人记录客观世界和叙说对生活深刻感受的宣泄方式,到西夏已是强弩之末,由于文字的广泛使用,而使岩画艺术接近尾声。因此,西夏党项岩画并不是太多的,更不是精彩的。党项人在贺兰山和北山刻下的岩画,最值得称道的,是散刻于石壁上的各种塔形,以弘扬佛法并抒发对佛教的虔诚之情。有的有塔座,有的无塔座,由下往上各级塔层递减上升,塔顶呈尖状或十字形。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