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376 |
颗粒名称: | 五、内蒙古、新疆突厥人的工艺制品 |
分类号: | K28 |
页数: | 6 |
页码: | 245-250 |
摘要: | 突厥于公元6世纪游牧于新疆阿尔泰山一带。自6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突厥汗国曾作为强大的部落联合体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当其全盛之时,版图东抵兴安岭,西达铁门关。①“东西万余里,控弦四十万”②,被史家称为“震动了整个干燥亚洲大地的突厥”③。当时,漠南的内蒙古和新疆一带是其重要的根据地。贞观二年(628年),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在漠北失利于薛延陀之后,漠南更成为他的栖身之地。颉利败亡以后,唐于漠南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下属六州。其后颉跌利施可汗重建突厥汗国,他以黑沙城(在今呼和浩特北)为南牙。继立的默啜可汗于神功元年(697年)向东发展,破契丹及奚,不仅内蒙古,连今东北的西南部、河北北部均为突厥铁骑经常出没之处。根据这一历史背景,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出现突厥遗物就不是不可思议的了。 |
关键词: |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