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375 |
颗粒名称: | 回鹘文是采用窣利文(通称“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 |
分类号: | K28 |
页数: | 1 |
页码: | 244 |
摘要: | 回鹘文是采用窣利文(通称“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共约1 9—23个字母(因时代的差异,字母数目有所不同),有字头、字中、字尾之分。初由右向左横写,后直写右行。楷书用于经典,草书用于一般文书。自唐至明(8——15世纪),主要流行于今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内蒙古阴山回鹘文和岩画的被发现,说明回鹘文在唐代晚期或更晚些时候曾流行于今内蒙古中西部。 |
关键词: |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