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297 |
颗粒名称: | 十一、宁夏、甘肃等地西戎青铜艺术 |
分类号: | K28 |
页数: | 4 |
页码: | 143-146 |
摘要: | 春秋战国时期,活动于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甚众,种类繁多,仅就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而言,就有西戎系统和匈奴系统。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虽将它们统统置于《匈奴列传》之中,但其差别却是很清楚的。《史记•匈奴列传》谓:“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緜诸、绲戎、翟䝠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大体上来说,西戎的居地在陇山地区及其附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他们居住比较分散,围绕着陇山活动的西戎共有八国。 |
关键词: |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