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面具的太阳神偶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279
颗粒名称: 岩画面具的太阳神偶像
分类号: K28
页数: 2
页码: 134-135
摘要: 太阳神偶像。在阴山、桌子山、贺兰山各地岩画中,有一种特别引人注目的岩画面具,其形为人面、头顶或头的周缘布满太阳光的射线,以示人头戴着太阳的光冠,这应是太阳神的偶像。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太阳神偶像。在阴山、桌子山、贺兰山各地岩画中,有一种特别引人注目的岩画面具,其形为人面、头顶或头的周缘布满太阳光的射线,以示人头戴着太阳的光冠,这应是太阳神的偶像。是将人(人面)物化,将物(太阳光)人化的结果,并使之融溶为一体。在古代许多国家和民族流行过太阳崇拜。卜辞中有:“乙己卜,王宾日。”“庚子卜贞,王宾日亡尤”。“辛未卜,又于出日”和“寅饯纳日”,“王宾日”,“出入日”,“又于出日”,都是古人迎接初升太阳和饯别西下太阳的记录。《尚书•尧典》中记曰,古代的“帝分命羲仲,宅慣夷,日场谷,寅宾日出,平秩东作;……分命和仲,宅西,日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在考古工作中,反映古代太阳崇拜的遗物,也多有发现。比如1986年唐山市迁西县文物部门在对西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时,除采集到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还发现了一块刻石。在刻石的一面两端刻有两个半圆形太阳,均有光芒辐射条带文。在两个太阳之间用一条长弧线相连,下面刻有水波纹,从刻石整体构图分析,这是西寨原始人类对太阳出入膜拜的一个实据。①金文、甲骨文中,皇帝的“皇”字,就是头戴太阳光冠的太阳神的形象。从各地岩画看,古代北方草原猎牧人,也曾流行过太阳神崇拜,他们通过对太阳神偶像的祭奠形式,以实现对太阳的崇拜,并宣泄对太阳的情感,是情理中之事。在阴山的深山之中,有一伫立的牧人,双手上举,在头顶上双手合十,其上一太阳形,形象的显示了古人拜日的情景,与各地太阳神面具所表现的太阳神偶像崇拜是一致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