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岩画面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275
颗粒名称: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岩画面具
分类号: K28
页数: 1
页码: 131
摘要: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岩画面具。这是岩画面具的鼎盛时期,分布最密集,这个地带的大部分面具岩画,差不多都属于这一时期。这个时期的面具,除基本类似人面者外,大都千变万化;或抽象化,或图案化,或几个面具连体化,或简约化,或装饰化。出现由十数个至数十个面具形组成的“圣像壁”。面具的面像轮廓,有椭圆形、正圆形、方形、扁形、肾形、心形等等,有的只有一个面形轮廓. 里面没有五官,也有的只有五官而无头形轮廓。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岩画面具。这是岩画面具的鼎盛时期,分布最密集,这个地带的大部分面具岩画,差不多都属于这一时期。这个时期的面具,除基本类似人面者外,大都千变万化;或抽象化,或图案化,或几个面具连体化,或简约化,或装饰化。出现由十数个至数十个面具形组成的“圣像壁”。面具的面像轮廓,有椭圆形、正圆形、方形、扁形、肾形、心形等等,有的只有一个面形轮廓. 里面没有五官,也有的只有五官而无头形轮廓。人面像头顶,饰以串珠、太阳的光冠、羊角、鹿角、三角形、羽状、枝状、双环、尖锥形、 花瓣、多环等等。有的耳部饰有长长的耳饰。面具的五官部分,并非千佛一面,而是变幻无穷,各不相同:有的眼、口、嘴、鼻依稀可辨;有的仅有双眼;有的仅有眼、嘴;有的面部完全符号化、抽象化、 图案化了,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不可名状。眼和嘴是最受重视的, 有的对鼻子也倍加重视,有的牙齿排列整齐,活像一排栅栏。但不管如何变化无穷,都是以人面或兽面为基础的,万变不离其宗。凭着各个不同的形象,很易找到原来凭借的物像源头。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