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180 |
颗粒名称: | 和林格尔县另皮窑岀土野猪纹饰牌 |
分类号: | K28 |
页数: | 2 |
页码: | 96-97 |
摘要: | 和林格尔县另皮窑岀土的野猪纹饰牌,则先在模子中灌铸岀包金部分,待冷却凝固后再灌铸铁芯。主体纹饰凸面隆起,高差较大,灌铸之后,外层金皮也厚薄不匀,至边缘才成为厚薄适中的金片。铁芯则灌至所需厚度,并取得背部平面和做出铁钮。脱模之后, 保留2—3毫米宽,将铁芯包住,切去多余的金边。然后,在饰牌正面,錾镌细部,并镶嵌石料。野猪纹的身躯几乎全部隆凸起来,所以可叫它高浮雕式或半立雕式,它是一种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造型方法。这种凸雕技术的工艺品,与北魏早期石窟石壁上刻岀的高浮雕或半立雕式造像十分类似。 |
关键词: |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