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兽形金饰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177
颗粒名称: 群兽形金饰件
分类号: K28
页数: 1
页码: 95
摘要: 群兽形金饰件是由若干个动物组合而成的动物图案形,各个动物形经过变态和抽象,已分辨不出动物图像的原形。其背面錾刻有金”三字,得知其为西晋时拓跋鲜卑部大人猗拖所有之物。据《魏书》记载,拓跋禄官时,拓跋鲜卑分为三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拖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参合陂即今凉城县岱海,小坝子滩的沙虎子沟位于岱海北的蛮汉山中,出土文物地点与史籍记载相合。即猗拖率部住在岱海北部一带,可能在战乱中将其珍宝,深藏于山中,而被我们所发现。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群兽形金饰件是由若干个动物组合而成的动物图案形,各个动物形经过变态和抽象,已分辨不出动物图像的原形。其背面錾刻有金”三字,得知其为西晋时拓跋鲜卑部大人猗拖所有之物。据《魏书》记载,拓跋禄官时,拓跋鲜卑分为三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拖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参合陂即今凉城县岱海,小坝子滩的沙虎子沟位于岱海北的蛮汉山中,出土文物地点与史籍记载相合。即猗拖率部住在岱海北部一带,可能在战乱中将其珍宝,深藏于山中,而被我们所发现。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