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13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
分类号: K28
页数: 102
页码: 72-173
摘要: 中国北方草原,当历史的车轮驶入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即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初之时,北方草原的古代居民由狩猎业已进入畜牧时代(个别地区进入了农业时代)。当时的游牧民创造了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文化艺术,最有代表性的艺术花朵是青铜艺术、岩画、鹿石及彩陶纹样。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内蒙古等地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上的彩绘纹样、新疆车师彩陶器纹饰;内蒙古、北京、河北北部、辽宁、宁夏、陕西、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区的北狄、山戎、楼烦、东胡、乌桓、鲜卑、匈奴、西戎、塞族的青铜艺术和金器艺术;内蒙古、宁夏、新疆的原始民族部落的面具岩画,内蒙古、 宁夏的匈奴岩画,新疆塞族人的生殖崇拜岩画;新疆北部的鹿石以及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地毯及其他编织物。 总之,东从辽宁、内蒙古,西至新疆、西藏万里草原上早绽的艺术奇葩,显示了这个地区草原民族的艺术水平以及对祖国艺术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中国北方草原,当历史的车轮驶入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即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初之时,北方草原的古代居民由狩猎业已进入畜牧时代(个别地区进入了农业时代)。当时的游牧民创造了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文化艺术,最有代表性的艺术花朵是青铜艺术、岩画、鹿石及彩陶纹样。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内蒙古等地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上的彩绘纹样、新疆车师彩陶器纹饰;内蒙古、北京、河北北部、辽宁、宁夏、陕西、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区的北狄、山戎、楼烦、东胡、乌桓、鲜卑、匈奴、西戎、塞族的青铜艺术和金器艺术;内蒙古、宁夏、新疆的原始民族部落的面具岩画,内蒙古、 宁夏的匈奴岩画,新疆塞族人的生殖崇拜岩画;新疆北部的鹿石以及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地毯及其他编织物。 总之,东从辽宁、内蒙古,西至新疆、西藏万里草原上早绽的艺术奇葩,显示了这个地区草原民族的艺术水平以及对祖国艺术方面的贡献。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