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型铜鍑存在一些器形的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074
颗粒名称: Ⅲ型铜鍑存在一些器形的变化
分类号: K876.41
页数: 2
页码: 293-294
摘要: 其中兰州湾子、奇台、乌鲁木齐、铁热克提等都是环耳,腹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及筒状。特别是兰州湾子铜鍑,口明显大于腹,虽在鄂尔多斯早期青铜鍑中反映了这一特点,但不明显,这主要是南西伯利亚式铜鍑的特点。另外,肖尔布拉克和巩留县青铜鍑,腹体为椭圆形,这与前面的铜複体有些差异,而与斯基泰铜鍑腹体相似,萨尔马特铜鍑也显示出了这一特点。肖尔布拉克铜鍑年代明显要晩,主要表现在器耳上,呈方圆立状耳。所以,Ⅲ型铜鍑的下限初步可以定在公元前2世纪。
关键词: 青铜器 考古 中国

内容

其中兰州湾子、奇台、乌鲁木齐、铁热克提等都是环耳,腹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及筒状。特别是兰州湾子铜鍑,口明显大于腹,虽在鄂尔多斯早期青铜鍑中反映了这一特点,但不明显,这主要是南西伯利亚式铜鍑的特点。另外,肖尔布拉克和巩留县青铜鍑,腹体为椭圆形,这与前面的铜複体有些差异,而与斯基泰铜鍑腹体相似,萨尔马特铜鍑也显示出了这一特点。肖尔布拉克铜鍑年代明显要晩,主要表现在器耳上,呈方圆立状耳。所以,Ⅲ型铜鍑的下限初步可以定在公元前2世纪。
  我们认为新疆Ⅲ型铜鍑,可能属于先月氏人和月氏人文化。这里要提一下与先月氏人有密切关系的狄人的情况。狄人是对我国北方草原地区从事游牧民族或部落的一种称呼,与后来的胡人具有相似的意义。狄人青铜複文化在鄂尔多斯地区匈奴青铜複文化中,并没有完全继承下来,而是出现于南西伯利亚式青铜鍑中,反映了狄人文化的北延,这与民族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迁至南西伯利亚的狄人后来又称作丁令人,所以,南西伯利亚青铜鍑又可以称作丁令人青铜鍑。新疆地区古代民族中,与狄人关系密切的是先月氏人,月氏人也是胡人。而且最初它主要活动于河西至新疆东部地区,后来西迁至伊犁,这与Ⅲ型铜鍑的分布及其演化表现出的早晚关系均相符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0

本书内容包括:亚欧草原和草原丝绸之路、蒙古石人研究综述、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中亚石人研究综述、新疆石人的分布及特征、亚欧草原鹿石及相关问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