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兵器出现的时间比较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797
颗粒名称: 剑兵器出现的时间比较早
分类号: K875.8
页数: 2
页码: 177-178
摘要: 剑作为兵器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我国西周墓里就曾出土过青铜剑,北方草原民族也有过用剑的历史,鄂尔多斯式青铜剑就很著名 ⑤,而且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战时颇受欢迎的兵器。剑作为步兵的标准装备一直延用到了大队骑兵的出现,骑兵作战以砍为主 ,自然刀比剑更有利于战斗,于是,刀的作用越益重要。西汉时许多将领都是随身佩刀的,当时名将李广就是“引刀自到”,苏武也是“引佩刀自刺”⑥。汉代的刀主要是环首刀,这在出土文物中可以得到证实,新疆也发现了较长的环首刀。亚洲北方草原民族善于骑马,自然流行用刀。从公元前三、二世纪普通匈奴墓葬出土的兵器看,出现了铁刀残件,另外,还有铜刀,铜铁镞等 。铜刀一般出自大型墓葬,铁刀的柄有木质和骨质两种。至三国时代,军队中大量装备的实战短兵器,也就是刀,而铸造剑则是供服玩之用。后来,剑与道教有关,成了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法器,在实战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了。
关键词: 兵器 考古 中国

内容

剑作为兵器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我国西周墓里就曾出土过青铜剑,北方草原民族也有过用剑的历史,鄂尔多斯式青铜剑就很著名 ⑤,而且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战时颇受欢迎的兵器。剑作为步兵的标准装备一直延用到了大队骑兵的出现,骑兵作战以砍为主 ,自然刀比剑更有利于战斗,于是,刀的作用越益重要。西汉时许多将领都是随身佩刀的,当时名将李广就是“引刀自到”,苏武也是“引佩刀自刺”⑥。汉代的刀主要是环首刀,这在出土文物中可以得到证实,新疆也发现了较长的环首刀。亚洲北方草原民族善于骑马,自然流行用刀。从公元前三、二世纪普通匈奴墓葬出土的兵器看,出现了铁刀残件,另外,还有铜刀,铜铁镞等 。铜刀一般出自大型墓葬,铁刀的柄有木质和骨质两种。至三国时代,军队中大量装备的实战短兵器,也就是刀,而铸造剑则是供服玩之用。后来,剑与道教有关,成了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法器,在实战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了。
  草原居民虽然素有佩刀之风俗,但是在隋唐前后时期也佩剑,史书记载“兵器弓、矢、鸣镝、甲矟、刀、剑”,不过佩刀风气更浓一些,黠戛斯人“衣有锦〓、杂色,腰佩刀砺”,突厥人“抽佩刀割肉相?”,“以刀划面,血泪交下”⑨的记载,都说明佩刀是当时男子的一种时尚。新疆出土文物中,也发现过隋唐时期的铁刀,背和刃都比较直,两侧呈平行状。中亚、阿尔泰边疆区一带出土文物,有剑也有刀,刀有弧弯形的,也有直形的。新疆石人佩挂的兵器主要应该是刀,但也有不少的可以看作是剑。乔阿梯石人手执持的兵器,很明显是剑,中间表现出了脊部,圆首。
  另外,石人佩挂的小型短刀可以称作“伏突”,《周书?突厥传》载:“其佩饰则兼有伏突”,《辞源》伏突,短刀。短刀一般雕刻在石人腰带下面,相当于小腹的位置,它可以是多用途器物,经常佩挂。这样看来,石人所雕刻的兵器主要是长、短刀,及少量的剑。刀剑的佩挂形式在石人上还比较复杂,有横向的,也有斜向的,而以斜挂为主。横向佩刀的有乔夏石人、结勒得巴依萨依石人、加勒赛沟石人、伊曲塔斯2号石人等。而斜向佩挂的有半截沟石人、水泥厂石人、乔鲁布尔乎石人、阿克牙嘴沟2号石人 、良繁场石人、野果改良场石人、阔克叶里木2号石人、乌什水石人、海流滩1号、2号石人、米里其木乎尔1号、2号石人等。刀的佩挂形式,应该能反映一定时期的风尚。另外,横式佩挂的明显是刀,而斜挂的则有刀,也有剑。
  虽然雕刻的某些刀和剑是不容易分辨的,但是为了便于分类研究,根据其柄首、体的情况,以及与出土文物相比较可以划分出刀和剑。

附注

⑤杨泓:《中国兵器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⑥《汉书・李广传》,《汉书・苏建传附子武传》。 ⑨岑仲勉:《突厥集史》下,中华书局出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0

本书内容包括:亚欧草原和草原丝绸之路、蒙古石人研究综述、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中亚石人研究综述、新疆石人的分布及特征、亚欧草原鹿石及相关问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