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788
颗粒名称: 带扣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2
页码: 174-175
摘要: 带扣是连接革带的中介物,形制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质地也有差别。新疆发现有骨质、铜质和铁质带扣。新疆石人明显地雕刻带扣的有4尊石人,形制上有些变化,可以分为3式。
关键词: 服饰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带扣是连接革带的中介物,形制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质地也有差别。新疆发现有骨质、铜质和铁质带扣。新疆石人明显地雕刻带扣的有4尊石人,形制上有些变化,可以分为3式。
  I式,是一种椭圆形带扣。革带为素面,带扣上没有明显地雕刻出扣舌,或许是无舌带扣。这种带扣见于青河县结勒得巴依萨依石人。
  I式,是一种矩形带扣,有舌。前部呈方形,舌的位置在扣孔的前内缘,革带应该是直接固定于扣后杆的一种带扣,舌固定不动。
  这种带扣见于新源野果林改良场石人。
  Ⅲ式,这是一种扣首和扣体连体的带扣,扣体是专门固定革带的,扣首起连结作用。扣首上有舌,舌可以活动。见于青河乔夏石人和博乐加勒赛沟石人,乔夏石人带扣呈椭圆形,扣体和扣首间内收明显,扣舌呈角形;加勒赛沟石人带扣也呈椭圆形,但扣体和扣首间没有内收。
  带扣在考古学研究中,也是一个课题,它的演化有一定的规律,反映出时间的变化。石人上雕刻的带扣虽然也能看出其形制,但是,缺少质感,不像具体的实物能观察得仔细。其中I式带扣,形制比较简单,可能是直接将革带绑接在一齐的带扣形式,所以, 时间应该比较早。Ⅱ式带扣,出现的也比较早,但延续的时间比较长。
  在我国北方,从东汉时代起,一直可以到辽金时期。内蒙古唐墓中也出土有这样的带扣。Ⅲ式带扣,在山西省唐墓中出土有与此相似的扣饰,一般来说,流行于唐代,不过一直可以延续到辽金时期。从普列特涅娃对中亚、东部欧洲和西伯利亚带扣研究情况看,I式可能属于五世纪,Ⅱ式是六、七世纪的,而Ⅱ式则属于八一十世纪式带扣。这一研究也可以参考。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0

本书内容包括:亚欧草原和草原丝绸之路、蒙古石人研究综述、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中亚石人研究综述、新疆石人的分布及特征、亚欧草原鹿石及相关问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