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乔夏类型、波什屋博类型和托干拜类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741
颗粒名称: 四、乔夏类型、波什屋博类型和托干拜类型
分类号: K876.2
页数: 3
页码: 156-158
摘要: 本文内容分别是1.乔夏类型,2.波什屋博类型,3.托干拜类型。
关键词: 石人 考古 中国

内容

1.乔夏类型乔夏类型石人分布比较广,我们在野外调查中,最初在乔夏墓地见到了这一类石人,所以由此地名命名。虽然保存不太好,但是,特点还是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乔夏在青河县境内,我们的分类工作以青河县为起点。
  乔夏类型石人在青河县境有乔夏石人、昆盖特石人、结勒得巴依萨依石人;富蕴县有水泥厂石人;阿勒泰市有乔阿梯石人、阿勒泰3号、4号石人、哈瓦萨依石人、阿克塔木2号石人和阿苇滩石人;布尔津县有海流滩1号、2号石人;哈巴河县有加朗阿什石人;吉木乃县有冰山石人。塔城地区,有额敏县阔克塔勒墓地1号石人、乌什水石人;和布克赛尔县有沙尔托马尔石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有温泉县阿尔卡特2号、6号石人、米里其克木呼尔墓地1号、2号石人、温泉3号石人:博乐市有加勒赛沟墓地石人。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有奇台县半截沟石人,呼图壁县乔鲁布尔呼墓地石人。乌鲁木齐市有石人子沟1号石人、庙尔沟墓地1号石人。阿克苏地区包孜东石人也属于这一类型。伊犁地区,有昭苏县的阿克牙孜嘴沟1号、2号石人、小洪那海石人、阔克叶里木墓地1号、2号石人、昭苏2号、5号、6号石人;新源县有良繁场石人、野果改良场石人;尼勒克县库居尔沟石人等。从分布情况看,其范围较广,从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到天山南北都有发现,现知约有40余尊。
  这一类型石入墓葬主要是石棺墓,特别是在阿勒泰地区,其次是石堆墓,另外,还在长方形土石堆墓上也有发现。在组合型石棺墓地,出现有列两个同类型石人的,各立于一座石棺前。面向东。
  这些石人多为圆雕,表现出了头、颈肩、两臂等,颈肩分界明显,有的甚至还雕刻出了服饰。大多都雕刻了髭,髭曲翘,或宽或细。右手或作托杯状,或作执杯状。左手握刀、剑等兵器者比较多,也有的握带扣。腰带雕刻精细,表现出了方扣,半圆扣等,有的带扣轮廓、扣舌也作了雕刻。带下右侧,往往垂以圆形袋囊,也有的垂以砺石、带饰及其它饰物。短刀一般斜佩于下腹,不少的呈横佩状。长刀,一般也是斜佩。有的石人短刀、长刀齐佩,具有大将风范。
  乔夏石人,又可以分为两个亚型,其一是以乔夏石人代表的亚型,另一亚型可以以包孜东石人为代表。
  乔夏亚型,为典型的武士型石人,除右臂屈于胸,手执杯外,大都雕刻了佩挂的兵器,比较突出的是左手握刀或剑。
  包孜东亚型,主要特点是右手执杯,左手抚腹,但没有雕刻出兵器。另外,小洪那海石人可能也属于这一亚型。
  2.波什屋博类型波什屋博石人是1961年在哈巴河县调查到的,墓地两尊石人同为一种类型,故而以此墓地命名。除波什屋博1号、2号石人外,还有哈巴河县的森塔斯石人和伊犁地区的伊宁石人。情况比较特殊。
  墓葬为石堆墓,比较集中。波什屋博石人雕刻出了头、颈肩及手臂。颈肩分界明显。因面部剥蚀,五官不很清楚。但这类石人的两臂皆屈向胸部,双手作抚胸状。左手偏上,右手偏下,五指平伸。同时,又都是右臂屈于腰际,而左臂斜屈。虽然伊宁石人还雕刻出了圆形双乳,哈巴河县境森塔斯石人的右臂屈于腰际,左臂是向下斜屈,也作抚状,但总的持点与波什屋博是一致的,因而这四尊石人同划为一个类型。
  另外,波什屋博石人颈肩部饰以带状颈饰,手臂以下都没有雕刻。
  3.托干拜类型这一类型石人仅发现一尊,也在哈巴河县。刻石为花岗岩石板,呈长方形,雕刻出了头面,颈肩分界明显。头上饰以双立耳帽,脸面扁平,浮起的眼、鼻、嘴等,都显得比较小,并且雕刻了浮起的小圆下巴,显得石人脸型比较胖,具有女性特点。另外,颈以下没有作仍何雕刻。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0

本书内容包括:亚欧草原和草原丝绸之路、蒙古石人研究综述、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中亚石人研究综述、新疆石人的分布及特征、亚欧草原鹿石及相关问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