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大陆草原通道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469
颗粒名称: 亚欧大陆草原通道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分类号: K92
页数: 2
页码: 6-7
摘要: 大约在距今三千年的时候,亚洲北部草原曾出现大面积的干旱,沙漠化非常地严重,迫使游牧部落大规模的南迁西移,从而踏开了东起西伯利亚的额尔古纳河流域,西至中亚、西亚和东欧的亚欧大陆草原交通大道。②类似的现象在历史文献中也有记载,比如:商周时期的鬼方北迁,开通了中原至西伯利亚贝加尔地区的通道,将中原进步的青铜工艺带到了这些地区产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人的西迁,引起了塞人的南移;又随着乌孙人的西迁,而引起月氏人的南移。这些游牧民族的迁移活动,对开发河西走廊至伊犁地区,以及伊犁地区至帕米尔一带的草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公元91年的北匈奴迁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有关系,然而漠北连年的严重天灾,也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匈奴西迁进入新疆、中亚一直到了欧洲,对开通蒙古草原至伏尔加河沿黑海北岸交通起到重要作用。公元6世纪柔然汗国被突厥所灭,余部也西迁到了欧洲。另外,匈奴连年侵扰中原,掠夺缯絮、粮食,构成了中原文化与匈奴文化的接触,同时也发展了草原通向农业地区的道路。
关键词: 经济交流 “草原丝绸之路” 草原通道

内容

大约在距今三千年的时候,亚洲北部草原曾出现大面积的干旱,沙漠化非常地严重,迫使游牧部落大规模的南迁西移,从而踏开了东起西伯利亚的额尔古纳河流域,西至中亚、西亚和东欧的亚欧大陆草原交通大道。②类似的现象在历史文献中也有记载,比如:商周时期的鬼方北迁,开通了中原至西伯利亚贝加尔地区的通道,将中原进步的青铜工艺带到了这些地区产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人的西迁,引起了塞人的南移;又随着乌孙人的西迁,而引起月氏人的南移。这些游牧民族的迁移活动,对开发河西走廊至伊犁地区,以及伊犁地区至帕米尔一带的草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公元91年的北匈奴迁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有关系,然而漠北连年的严重天灾,也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匈奴西迁进入新疆、中亚一直到了欧洲,对开通蒙古草原至伏尔加河沿黑海北岸交通起到重要作用。公元6世纪柔然汗国被突厥所灭,余部也西迁到了欧洲。另外,匈奴连年侵扰中原,掠夺缯絮、粮食,构成了中原文化与匈奴文化的接触,同时也发展了草原通向农业地区的道路。

附注

②卢明辉:《“草原丝绸之路”一亚欧大陆草原通道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3期。 ③段连勤:《丁令、高车与铁勒》,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0

本书内容包括:亚欧草原和草原丝绸之路、蒙古石人研究综述、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中亚石人研究综述、新疆石人的分布及特征、亚欧草原鹿石及相关问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