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溃败中的内部倾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404
颗粒名称: 兰州溃败中的内部倾轧
分类号: K250.6
页数: 5
页码: 127-131
摘要: 一九四九年七月下旬,马继援从平凉退到兰州后,即集结全部残兵,挖掘工事,积极布置死守兰州。凭借着东、南、西三面的崇山峻岭,北以黄河为限,强迫兰州市民配合军队,修了坚固的工事。将自己的主力八十二军和一二九军部队,按照地势地形,布置了阵地防御,将最基本的一百师集结在东岗镇、皋兰山,杨修戎师、马振武的一九○师、韩有禄的二四八师、各保安团,军直属各部,扼守狗哇山、华林山、四墩坪、皋兰山各阵地,骑八师、骑十四……
关键词: 文史资料 抗战时期 甘肃

内容

一九四九年七月下旬,马继援从平凉退到兰州后,即集结全部残兵,挖掘工事,积极布置死守兰州。凭借着东、南、西三面的崇山峻岭,北以黄河为限,强迫兰州市民配合军队,修了坚固的工事。将自己的主力八十二军和一二九军部队,按照地势地形,布置了阵地防御,将最基本的一百师集结在东岗镇、皋兰山,杨修戎师、马振武的一九○师、韩有禄的二四八师、各保安团,军直属各部,扼守狗哇山、华林山、四墩坪、皋兰山各阵地,骑八师、骑十四旅防守黄河沿线。由马继援部单独负起防守兰州的责任。至于国民党中央直属部队,如周嘉彬的一二○军,则派往靖远一带防守黄河。马步芳认为如中央军和自己的部队在一起作战,恐怕不仅不起帮助作用,且难免要受到牵掣甚至引起内讧。
   人民解放军于八月十九日进抵兰州外围,开始进行攻击。马继援的部队据守着兰州东、南、西三面的高山,以居高临下的形势,控制了进入兰州的通道。解放军在二十日开始以强大的炮火向马部各山头阵地分别猛烈轰击。兰州的山岭,大多没有树木,也缺少水源。马部在这种荒山上顽抗,工事虽然坚固,却经不起解放军的连续攻击。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解放军战士逐次将马部阵地突破,打退多少次的反冲锋。在战斗中,反动派的空军,不时飞来助战,但无济于事。 马继援的军事防御,以东面为重点,故将其精锐一百师摆在东岗镇,企图予西进的解放军以迎头痛击。但解放军在进攻时,却避坚攻弱,批亢捣虚,以马振武所守的狗哇山作主攻点。由于这一部分部队,战斗力较弱,经过猛攻,即被击破。狗哇山阵地的失守,马继援防守兰州的全线就动摇了。
   当兰州濒于危急之时,马步芳特派马骥乘飞机至宁夏,以长官公署的名义,向副长官马鸿逵求援,企望由宁夏派遣一部兵力,到兰州外围作里应外合的攻势,缓和战局。马骥到了宁夏,连续两三日没有见到马鸿逵。平日以“互相支援,共撑西北”盟誓见称的二马,这时竟若从不相识的路人。马鸿逵竟托病和公忙拒见马骥。马骥看到情形不佳,连电向马步芳请示,马步芳在忧虑重重中碰了一个钉子。马骥进退不得,只得逗留在马鸿逵的官邸门口,做着秦庭之哭。虽然马骥曾一度见到了马鸿逵,但经向马鸿逵说明来意后,马鸿逵初则以讥讪的口吻说:“西北有马子香(马步芳字),怕什么?”马骥说:“西宁若失了事,也是你的失败,你为什么拒绝支援呢?”马鸿逵又以人民解放军已由陇东派出一部,沿着固原、李旺堡、海原等处向中宁进发,要保卫宁夏为借口,很不乐意派出援军去解兰州之围。并且还说:“我们的一部军队为向兰州进援,已为共军打回来了。哪里还有多余力量,再去援救。同时宁夏又叫谁防守呢?”后来经不住马骥的一再罗嗦,马鸿逵就欺骗他说:“你回去吧!我和子寅(马鸿宾字)已决定,由子寅率八十一军前往兰州应援。叫兰州把准备工作做好。”马骥只得唯唯而退。马骥也看出马鸿逵不够诚意,除一面电告兰州作准备外,继续逗留在宁夏,等候马鸿宾部开拔,直到兰州解放,他才由宁夏搭飞机逃往重庆去了。
   宁夏的马鸿逵,过去在军事上曾与马步芳有过几次合作,远如抵抗孙殿英之役,近如一九四七、一九四八年在陇东反共的各役。
  一九四八年,马鸿逵在南京参加国民大会后,组织了一个“赴青观光团”,于同年六月间派保安副司令马晓云率领到了西宁,作了七、八天的访问。那时马鸿逵很亲热地说:“‘求人不如求己’,青海、宁夏的军队,是指甲连肉、肉连心的军队,我们要保卫家乡,一定要捏紧拳头。”此刻时局有了变化,马鸿逵却对马步芳采取观望态度,而且还居心要使马步芳栽一个斛斗,使他从长官的台上掉下来。这其中还有一个新的因素。原来在马步芳未发表长官以前,马鸿逵曾在兰州大肆活动,对西北军政长官与甘肃省政府主席,必欲获一席而后已。有次在兰州的会议上,马鸿逵对甘政进行攻击,表示如果交给他干,还可以干好。当时就遭到甘肃师管区司令蒋某的反对。蒋公开说:“甘肃人民反对由马鸿逵来当主席。”并说如郭寄峤主席辞职时,则甘人愿以王治岐为继任人选。会上马步芳也在席,马鸿逵眼巴巴地希望马步芳为他帮言,而马步芳终场没有表示意见。马鸿逵大为不满。后来马鸿逵想把宁夏的眷属及财物转移至临夏原籍,郭寄峤建议其转移至河西,将来还可退往新疆。马步芳则以临夏(青海防区)不能保险,暗示拒绝。这些都是矛盾产生的原因。马鸿逵还为长官问题,于同年五月亲到享堂与马步芳晤谈了一次,为了表明心迹,两人在享堂的小清真寺,举行了回教的抱经仪式,作为盟誓。当时彼此间互相欺骗,马鸿逵对马步芳的军政长官已有把握的消息,佯装不知,他还故意推崇马步芳出任长官,自己则要求只任甘肃省政府主席。马步芳对此亦佯为应诺,并约定彼此互保。实际在马步芳的算盘中,打算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后来发表了马步芳的军政长官,以马鸿逵为其副手,甘肃省政府主席则仍在郭寄峤的名下。马步芳在幕后操纵,准备保马骥为甘肃省主席,如主席得不到,则先任马骥为长官公署秘书长然后再行设法夺取。马鸿逵对此自然更不服气。马步芳就任长官时他托故不出席,给马步芳一点不愉快的颜色。马步芳亦感到马鸿逵对他不满,在青海各界来兰献礼之际,本来马鸿逵已接受了献礼,在饭庄备宴款待。但马步芳暗示青海代表,未去赴约。因此当马步芳决定在兰州抵抗解放军时,马鸿逵则表示:“皮袄热了,自己会脱,现在各省的防御,要自己负责。各省的军事、政治,在当前只有自己来决定了。”后来他又说:“马子香既知道情势很急,责任很重,就不应在这时荒淫歌舞,这不但有失长官身分,有失西北人心,而且大丧前方士兵之气!”这样他们之间的矛盾就表面化了。同年七月,马步芳与马鸿逵先后到了广州,蒋介石因他二人不和,曾加以调停,希望他们以西北大局为重,二人彼此谅解。河州的马全钦时亦随马步芳到广州,曾居间和解,均未生效。所以当兰州危急时,怎能向马鸿逵乞求来援军呢。
   马鸿逵的援军不来,骑五军(亦属青海部队)又远在新疆,马继援的大势已无可挽回。八月二十五日,狗哇山阵地即被解放军占领,一时马军各线如山崩川溃。解放军在白云观用炮火扼住了黄河铁桥,马部残兵败将,魂飞胆裂,纷纷向铁桥方向逃命。不料有几辆汽车被解放军炮火打坏在桥上,士兵们又拥挤一起无法过去,解放军接着集中炮火向铁桥轰击,一时火烧水冲,人挤马踏,死亡极大。在东岗镇的一百师,除在阵地被打死打伤外,大部向解放军缴械投降,逃过黄河北岸的残兵,亦为解放军隔河用炮火封锁,又多半丢弃枪枝,沿山沟窜逃。
   马继援过黄河逃跑时,曾令杨修戎破坏铁桥,不准士兵退下,逼得当时跳下黄河淹死的就有三、四百人。最后顾不得破坏铁桥,马继援率同左右,冒着枪林弹雨,拚命地向永登的沙沟、金羌驿、岔口驿一线,经互助向西宁逃跑。八月二十六日解放军解放了兰州。
   当兰州战事紧张时,马步芳曾催促驻西宁的空军一队,约飞机十架,起飞助战,因连日阴雨,不能起飞,未发生效力。迨后能起飞时,战事已近尾声,不可挽救。马继援在决定逃跑时,召开会议,研究要走哪里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主张退往河西,联络骑五军;一种认为回青海为佳。结果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他们以为骑兵三团及其他骑兵部队未受损失,步兵收集起来,亦可有一半,在黄河沿岸及秦王川一带布防,尚可保守青海。再将骑五军调回。万一不胜,在海南、柴达木等地逐次进行抵抗。再不胜时,即由西藏出国。于是残兵分三路向青海撤退。在岔口驿马继援又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决定由互助先返西宁,作紧急的防御处理。所有败将残兵,由赵遂(八二军副军长)、马文鼎(八二军参谋长)负责收容后,开往大通、上五庄一带整训。并将所携带黄金,分散给军部各处、科长,各师、旅、团、营长。此时马步芳已离西宁飞往广州,马继援返西宁后,继续强迫民工修筑在南禅山一带的工事。
   于此尚有一段插曲;当兰州战事日趋激烈和危急时,马继援曾和兵站四十二支部长马全义、师长马振武作投降解放军的商议。原来马继援曾在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过训,与赵寿山将军同学,马在陇东作战时,赵曾给他写过一封信,劝他不要为蒋介石效力,应走向革命。当时马继援将此信交给马步芳转送给长官公署。此时看到反动政府已跑到广州,大势已无可为,便酝酿投降。终因马步芳和部属谭呈祥、马成贤、马英等通不过,没有敢公开。马步芳且怀疑马继援受其舅父马全义的鼓动,在战事紧急时,将马全义调回了西宁。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甘肃

本书收录了国民党第八师在陇西堵截红军的回忆、国民党第三军在甘肃堵击红军的回忆、卢忠良马鸿逵部援“榆林战役”经过、解放前夕马鸿逵与马步芳交恶的内幕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田生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