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292 |
颗粒名称: | 敦煌石窟吐蕃时期的藏传佛教绘画艺术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15 |
页码: | 490-504 |
摘要: | 从唐代建中二年(781年)开始,到大中元年(847年)这段时间,西域十八州、安西四镇一直是在吐蕃王朝的统治之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敦煌以及西域诸地的佛教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存吐蕃统治时期开凿的石窟48个,有40多个洞窟的壁画均与吐蕃画师有关。这些洞窟的营造在继承前代的传统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为敦煌壁画艺术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例如,莫高窟第158窟的涅槃窟,第337窟的七佛堂以及第465窟等,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石窟形制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容、人物形态、服饰和装饰图案也流露出更多的吐蕃艺术风情。值得一提的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将密宗艺术进一步融汇到敦煌艺术之中,使得敦煌艺术从吐蕃统治时期开始,历经西夏、元朝数代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呈现出ᅳ种吐蕃密宗艺术的典型风格以及绘制传统,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绘制手法、人物造型、色彩运用、审美观念,甚至佛教绘画仪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敦煌壁画艺术带来了鲜明的吐蕃艺术风格和民族风情。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