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275 |
颗粒名称: | 一、关于莫高窟第465窟的断代问题及其藏文题记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4 |
页码: | 463-466 |
摘要: | 目前,学术界对敦煌莫高窟第465窟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对其断代问题上。谢稚柳先生于1942—1943年在敦煌莫高窟作研究,记录文字和临摹北魏至隋唐壁画①。谢稚柳先生较详细地描述了莫高窟第465窟的图像,并记录了该窟壁画图像的汉字音写藏语名称,这些译名基本符合壁画本尊神的确凿身份,他确定该窟为吐蕃窟;金维诺教授也把莫高窟第465 窟断代定为唐代吐蕃窟。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将莫高窟第 465窟确定为元窟;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先生考察了莫高窟第465窟,推断此窟为公元14世纪或13世纪后半叶,即元窟或蒙元窟;敦煌研究院杨雄先生认定此窟为二世噶玛巴噶玛拔希建立的蒙元窟。近几年,谢继胜先生从洞窟造像等方面分析研究,发表系列论著,提出了西夏初期说。以上意见大体上可归纳为吐蕃窟、西夏窟、蒙元或元窟三种说法。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