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吐蕃统治敦煌前期粟特人的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101
颗粒名称: 3.吐蕃统治敦煌前期粟特人的活动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1
摘要: 从北朝开始,粟特人就因贸易经常游走于河西地区。斯坦因1907年在敦煌以西烽火台所发现的几件粟特文书信,被多位学者论证为书写于公元4世纪左右,这也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粟特文书,为早期粟特人在敦煌地区的活动留下了佐证。当时,敦煌的粟特人就散居各乡,直到吐蕃占领前夕,从化乡的建立使大批粟特人聚居在此,当然,其他各乡也仍居住着为数不少的粟特人,这在敦煌文书中也都有记载。池田温先生在《8 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一文中详尽研究并展现了敦煌粟特聚落的生活状况。他们为了经商,为参与到当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上层民众到下层工匠,以各种身份融人社会中,包括敦煌佛教石窟艺术的建设中。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从北朝开始,粟特人就因贸易经常游走于河西地区。斯坦因1907年在敦煌以西烽火台所发现的几件粟特文书信,被多位学者论证为书写于公元4世纪左右,这也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粟特文书,为早期粟特人在敦煌地区的活动留下了佐证。当时,敦煌的粟特人就散居各乡,直到吐蕃占领前夕,从化乡的建立使大批粟特人聚居在此,当然,其他各乡也仍居住着为数不少的粟特人,这在敦煌文书中也都有记载。池田温先生在《8 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一文中详尽研究并展现了敦煌粟特聚落的生活状况。他们为了经商,为参与到当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上层民众到下层工匠,以各种身份融人社会中,包括敦煌佛教石窟艺术的建设中。
  隋代敦煌壁画中的粟特美术元素的大量出现,也与粟特人参与当地佛教活动有关。隋代敦煌寺院高僧中有粟特人后裔。《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感通下》“智嶷传”曰:“释智嶷,姓康,本康居王胤也。”释智嶷为粟特人后裔,他在敦煌时正是敦煌莫高窟粟特风格流行时。像他这样在敦煌的粟特僧人,和受雇于寺庙中在粟特故地就从事壁画绘制的工匠,以其特有的思想与技艺服务于石窟寺的营建中,有些甚至参与设计,这从联珠纹边饰的构图形式的出现不难看出。更甚者有滲透到具体的装饰图案绘制和用线涂色工作中,以不同方式留下了他们带有本民族风格的审美趋向,以至于深刻影响到敦煌美术的繁荣、交流与发展。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