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垮张兆钾和孔繁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921
颗粒名称: 打垮张兆钾和孔繁锦
分类号: K294.2
页数: 5
页码: 134-138
摘要: 刘郁芬把李、包铲除以后,虽然立住了脚步,但是为了实现统治整个甘肃的愿望,必须扩充自己的武力,因之接踵而来的就是招兵筹饷。他对回族实力派方面的顾虑比较多些,因而就先从陇东和陇南两个方面着手了。他当时的打算是在他的实力充实到一定的程度之前,尽力地与各镇敷衍,除了分别向各镇派出代表进行聘问以外,还派出一些招兵人员,用以侦视各地的情况。
关键词: 文史 资料 甘肃统治

内容

刘郁芬把李、包铲除以后,虽然立住了脚步,但是为了实现统治整个甘肃的愿望,必须扩充自己的武力,因之接踵而来的就是招兵筹饷。他对回族实力派方面的顾虑比较多些,因而就先从陇东和陇南两个方面着手了。他当时的打算是在他的实力充实到一定的程度之前,尽力地与各镇敷衍,除了分别向各镇派出代表进行聘问以外,还派出一些招兵人员,用以侦视各地的情况。刘郁芬入甘系代行督办职务,督办的名义仍由冯玉祥遥领着。可是转过年来,也就是一九二六年的春天,国民军在京津一带受到奉直两系军阀并力的压迫,把部队统统撤到南口以北,冯玉祥也就在这时候到苏联去了。冯在去苏联之前作了一番安置,把西北边防督办的职务交给了张之江,命绥远都统李鸣锺任甘肃督办,李鸣锺所遗的绥远都统一职,调刘郁芬接任。这样一来,刘郁芬心里自然有些不痛快,于是刘、蒋两个人计议了一下,先把部队重新编组了一番,由第二师抽出一部分队伍扩编为一个旅, 以丁振国为旅长;把丁振国这个旅与郭安学的一个旅合编为暂编第十二师,以蒋鸿遇为师长;孙良诚被提升为第二师师长,孙所遗旅长缺由梁冠英升补;把魏鸿发调为督署顾问,以安树德接替了魏鸿发的旅长。部队整编了以后,蒋鸿遇于三月间率领暂编第十二师到绥远去了。在刘郁芬未到绥远之前,都统一职先由蒋代理。可甚在蒋鸿遇离甘不久,甘肃的战祸也就起来了,同时国民军在南口的战事很吃紧,李鸣钟既来不了甘肃,刘郁芬也去不成绥远,一直拖到国民军在南口总撤退,群龙无首之际,刘郁芬就自任了甘肃督办。不久蒋鸿遇也够随着败退的大军向宁夏撤退了。当时的绥远一隅,势难容纳国民军这样庞大的队伍,有的投了阎锡山,有的想撤入甘肃,蒋鸿遇当时向他们表示,甘肃地瘠民贫,即现有的队伍还不能维持,怎么还能容得下这样多的队伍呢!他这一拒绝的态度,引起了大家的愤恨,张之江密令孙连仲追上蒋的队伍,把他的部队接过来,把蒋杀掉。孙追到宁夏,因为蒋曾因撞车受了重伤,孙只把他的队伍接收下来,并没有杀蒋鸿遇。
  这次甘肃的战祸起于陇东的原因,是因为张兆钾与吴佩孚早就有了联系,而且他早就有统治甘肃的野心,在奉直两系军队全力向南口的国民军压迫的同时,吴佩孚就派了专人到张兆钾那里,指示他把甘肃的国民军解决以后由他来统治甘肃„张兆钾听到国民军节节失利,留在甘肃的这一点队伍孤立无援,而且又被蒋鸿遇带走了一些,认为机不可失,于是便联络韩有禄、宋有才、黄得贵以及孔繁锦等,于五月中旬开始向国民军进攻了。
  张兆钾最初以修公路为名,派他的支队长刘福生率领约一团的兵力经隆、会宁向定西前进。国民军早已派出梁冠英旅驻在定西,这时梁旅赶紧在定西东边的清凉山布置了防御阵地。刘郁芬当时还想求得和解,特派他的副官长张中和携带一批犒劳张部修路士兵的东西,但到定西后已不能前进。在张中和到定西的第二天早晨,张兆钾的队伍开始向清凉山梁旅的阵地攻击了。他们用的是古老战斗队形,一个人前面拿着大旗,后面猬集着密集的队伍向前进攻,一下就吃了很大的亏。两下里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打了几天,停滞在那里。驻在兰州南边阿干镇黄得贵的队伍也动起来了。阿干镇离兰州不到四十里路,刘郁芬命张维玺旅去对付这部分队伍,于一个下午就把黄得贵击溃了,张旅一直追击到关山,扼住了这个山口。黄得贵收集残部汇合宋有才部连续向关山反攻了几天,又都被张维玺旅击退了。
  战事打开以后,国民军第二师的梁、张两个旅都调到定西、 关山两面去了,安树德旅的新兵尚未招募起来,兰州当时很空虚,如果战争拖延下去,兰州已无兵可调了。刘郁芬虽然已经急电驻宁夏的吉鸿昌旅来增援,但也不能马上到达兰州。定西距兰州约二百四十华里,后方补给困难,联络线拖得很长,张兆钾的部队如果从清凉山的两侧巉口、西巩驿迂迥到清凉山背后,可以直取定西。关山离兰州虽然近些,但张维玺旅的力量仅能扼守关山,他的右侧背狗娃山一带是个很大的空隙,黄得贵的部队如果从这里插入,可以直捣兰州。刘郁芬把他仅剩下来的一连卫队也都调出去了,兰州已形成空城。刘郁芬在这紧急关头,特召集了一次幕僚会议,决定缩短战线,相机出击,并立即用电话命令东路的梁冠英旅连夜从定西撤至距兰州约二十里路的响水子和桑园子一带,重行布置防线。这样,不仅梁、张两旅的防线连成一气,而且还可以抽出一部分预备队伍策应各方,完成了内线作战的准备。
  梁冠英旅的战略撤退,完全出乎张兆钾的意料之外,而且梁旅奉令从定西轻装撤退时,曾抛弃了一些携带不便的军用物品,张兆钾认为国民军是溃退,又获得了梁旅委弃的东西,不免骄傲起来。在梁旅撤退两三天之后,他的队伍才渐渐地赶到金家崖,他认为兰州指日可下,就发了一个檄文,这个檄文中声言“讨赤”,说国民军是“赤化”,可是又不知道赤化是怎么回事。文檄里列举了国民军的十项罪状,例如“排除异己,谋杀李、包, 其赤化一也;征兵摊款,扩充势力,其赤化二也;……”这种不伦不类的檄文,一时传为笑柄。刘郁芬一面等待吉鸿昌旅的增援,一面严令梁张两旅固守阵地。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把兰州军械库里多年报废的武器都加以修理使用上了,连左宗棠当年使用过的几门大土炮也运上了关山。双方就这样打了一个来月,直到吉鸿昌旅开到兰州,才改变了这种形势。
  吉鸿昌旅于六月下旬陆续到达兰州,刘郁芬先令张维玺旅从右翼出击,因为黄得贵的部队战斗力最差,所以把出击点就选定在这一方面。张旅一出击,黄得贵部就溃散了,张旅直奔狄道 (临洮),击走了宋有才部,这时,狄道、渭源、陇西几处的驻军都是孔繁锦的队伍。孔于这次战事发动以前,也接到了吴佩孚的电令, 要他会同张兆钾向国民军进攻,他表面上向张兆钾表示尽力帮助,但又派他的心腹王桢到刘郁芬那里暗送秋波。他看到张兆钾的队伍快逼近兰州的时候,就派出一部分队伍进驻陇西、渭源、 狄道一带,表面上是声援张兆钾,实际上是坐观成败,借收渔人之利。因为他的部队也是不能打仗的,他这几处的队伍在张维玺部猛攻之下,皆狼狈而逃,连他自己在天水也站不住了,遂仓皇出走。张维玺于八月十九日进驻天水,孔的残部也都由张维玺就地收编了。张维玺部进入天水的这一天,也正是国民军主力在南口被奉直两系军队打败总撤退的一天。记得当时刘郁芬接到南口失守的电报时,曾悲喜交集地说:“幸亏把天水打下来了!”由于张维玺很快的打到天水,刘郁芬就命孙良诚率梁冠英和吉鸿昌两旅向张兆钾部反攻了。张兆钾部退守在静宁的祁家大山一带。吉鸿昌因为素来作战勇猛,国民军里都把他叫作“吉大胆”, 这次攻打祁家大山的时候,他又率领着他这一旅攀越祁家大山,一直冲到张兆钾部队的侧背,张部突然受到这个袭击,一溃不能收拾。在孙良诚从兰州向张兆钾部反攻的同时,刘郁芬又电令驻宁夏的马鸿逵旅向固原推进。张兆钾感到已三面受敌,乃仓皇出走,放弃平凉。孙良诚部也就跟着进入平凉。这时已经是八月末了,至此甘肃的东南半壁全为国民军掌握。
  这次战争打了四个来月,国民军把甘肃汉族实力派基本上都解决了,在西北算扎了根,又使从南口败退下来的队伍能在甘肃得到喘息。在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后,这些队伍经过整补陆续进入陕西。从这以后,外边也就一直把国民军呼为“西北军”,可是西北从此就兵连祸结,没有安静的日子了。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1.2

本文记述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概括了王维舟同志在庆阳的几件事、参加红军长征前后的回忆、我在抗大学习及参加党在兰州地下工作概况、王孝锡烈士事略、梁干丞同志被捕前后、梁干丞同志之死、梁干丞烈士回忆片断、罗云鹏同志在狱中的斗争、国民军入甘及刘郁芬在甘肃的军事活动、刘郁芬与河州事变、国民军第二师入甘和刘郁芬在甘肃的统治、西北军兰州战役和进占陇南经过、我所知道的马廷贤、马廷贤在陇南的暴行马廷贤攻陷天水见闻、马廷贤部暴行目睹记、马廷贤部屠礼县追记、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伪甘肃省政府西逃及投诚经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