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洪年鉴 2010》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3409
颗粒名称: 计划生育
分类号: C923
页数: 4
页码: 429-432
摘要: 2009年,景洪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中共景洪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法律和民主监督下,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目标,采取措施,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较好地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关键词: 计划生育 人口规划

内容

【概述】2009年,景洪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中共景洪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法律和民主监督下,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目标,采取措施,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较好地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2009年,全市辖区户籍总人口30.43万人(不含农垦系统),有已婚妇女71163人,占总人口的23.38%;出生1980人,死亡922人,人口出生率为6.97%。,死亡率3.32%。,人口自然增长率5.9%。;计划生育率95.3%,出生人口性别男女比107:100。落实各种避孕措施6.42万人,节育率为90.3%,长效节育率达79.52%,农业人口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4994户。
  景洪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内设行政办公室、业务和规划统计股、政策法规和流动人口管理股、计生协会等4个股室;有编制10人,实有10人(其中:公务员9人)。
  【"双线"责任目标工作】2009年,州政府与市政府、州计生局与市计生局签订"双线”责任书。景洪市出生人数1980人,出生率为6.97%。,控制在任务目标11.2%。以内;计划内出生1887人,计划生育率为95.3%,高于指标任务数0.3个百分点;全市当年清查统计发现流动人口违法多生育27人,比下达指标少生13人;用于人口计生事业专项经费为215.5万元。超过考核指标任务数(170万元)45.5万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州委、州政府的《实施意见》,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有人口计划生育行政机构,有编制,有人员。10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共有计生专职工作人员65人(公务员11人,技术人员45人,其他人员9人);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工作力度。依法行政,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255.29万元,为历年之最;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达标县(市)活动,达到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标准。以创建"省级计划生育服务优质服务先进县(市)” 为抓手,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按照"三为主”工作方针和"四优一满意”标准,加大对乡镇计生服务所的督查力度,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业务培训、避孕药具、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五大功能作用,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以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流动服务为纽带,以优生优育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优质服务创建工作,使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服务质量得到质的提高;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确保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普文镇计生所、基诺山乡计生服务所年内竣工。市计生局综合楼于2009年8月动工兴建,工程造价240万元,合同工期180天,2009年12月底已封顶,完成总投资的80%;基诺山乡计生服务所已于2009年11月奠基;普文镇计生服务所、景讷乡计生服务所已确定建设用地,勐旺乡计生服务所也已完成项目申报,正在着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009年12月9日,省人口计生委主任郝青山到嘎洒计生所视察(市计生局提供)
  【业务指标】2009年,业务指标共计12项。优选节育率82.3%;长效避孕及时率79.5%;政策知晓率97.5%;群众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满意率98%;举办各级各类培训14期,培训时间累计29天;台账运转合格率97%;历年违法生育案件查处率97%,征收率41%;当年违法生育案件查处率95.8%,征收率71%;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电脑使用率100%;孕前检查率56.7%;创建了一个达标 "人口文化大院”;避孕药具发放到位
  率100%;历年来无重大信访事件和群体性上访现象发生;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均高于下达任务数。
  免费发放药具(市计生局提供)
  【宣传教育】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宣传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决定》,通过召开全市各乡镇计生专干、计生服务所人员会议和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对《决定》的认识,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计生工作全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识;将计生法律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婚育新风等内容,通过各种渠道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进一步普及人口计生政策和相关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采取发放教材资料、专题学习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宣传活动,市委依法治市与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列为景洪市"五五”普法规定内容。市人口计生局共向全市乡镇、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发放《条例》653本;全市制作固定宣传展板4块,开展宣传活动143次,发出宣传资料11.2万份,发放避孕药具7万余只,宣传受益群众达10余万人次。
  【行政执法】2009年,景洪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章和政策开展办理《生育服务证》、《云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妇检证明、病残儿童鉴定和征收社会抚养费等工作。未出现被投诉、申诉和上级部门通报等现象,依法行政、机关效能、四项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度全市共受理案件960件,征收社会抚养费255.29万元。
  【惠民政策】2009年,景洪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农业人口领取《云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652户,全市农业人口办理《云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达4994户;加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力度。2009年全市应享受奖励扶助对象599人,新增81人,其中独生子307人,独生女292人;应发放奖励金46.32万元。应享受特别扶助142人,新增23人,其中:子女死亡的98人;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44人;应发扶助金15.98万元;贯彻落实西双版纳州城镇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扶助政策。全市符合政策的扶助对象为24人,应发放扶助金1.88万元;推进"少生快富”工程。2008年度"少生快富"工程资金发放工作于2009年5月21日前完成,奖励扶助对象9009户,发放奖励扶助金2407.3万元;2009年度"少生快富"工程于5月21日申报、审批和录人完毕。奖励扶助对象共436户,其中:双女户79户,独生子女户357户。应发放奖励资金130.8万元;完成独生子女教育奖学金和升学奖励金发放工作。2009年全市独生子女考取高中以上学校的人数共有98人,其中考取高中85人,考取大专7人,考取本科6人;发放独生子女升学奖励金10.54万元、教育奖学金1.8万元;全面落实农业独生子女家庭户和双女户个人缴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给予全额资助政策。9月30日,已完成汇总和上报工作。景洪市计划生育家庭参加新农合2.11万人。其中:非边境村委会申报对象1.99万人(独生子女户11684人,双女户8252人),资助资金39.872万元;边境村委会申报对象1203人(勐龙镇485人,景哈乡718人),2008年起由国家全额资助;足额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2009年发放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城镇零就业人口独生子女保健费共计3100户,40.82万元。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2009年,景洪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全面启动流动人口全员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全市辖区工作业务培训、指导和督查,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平台运转正常。景洪市人口计生系统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总数7.37万人。其中:流人人口6.83万人,流出人口5449人;流人育龄妇女3.94万人,流出育龄妇女1088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总数1.27万人,其中:流人已婚育龄妇女11987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686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建档1.02万人,建档率80.2%。现已录入国家信息平台育龄妇女1.3万多人,列全州第一。
  【优生促进工程】2009年,景洪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利用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的网络优势,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利用墙报专栏、文图宣传品、群众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倡导工作,营造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预防意识。发挥人口学校、文化大院等阵地作用,实施健康促进工程,引导待孕、已孕夫妇树立科学婚育观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在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上,全市计生服务站(所)因地制宜开展优生咨询、免费发放"小剂量叶酸"等活动,帮助服务对象选择相应对策;开展与出生缺陷相关的筛查、诊断及预防,做到知情同意。孕前检查率达56.7%。
  【干部队伍建设]2009年,景洪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重视人口计生队伍的建设,在协调人事部门调配干部队伍的同时,抓好人口计生队伍的政治素质建设,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工作、思想工作的本领,强化计生队伍的责任、岗位和奉献意识;加强计生队伍业务建设,巩固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拓宽计生队伍的知识面,提高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各单位兼职计生人员的业务培训,尽快熟悉人口计生业务。景洪市人口计生系统除局机关10名工作人员外,基层11个乡(镇、街道办)共有计生专职工作人员65人(公务员11人,技术人员45人,其他人员9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站10所,从业人员54人;有村委会计划生育宣传员99人,村民小组计划生育信息员781人;行政、企事业单位基本配备相应的计生服务管理人员,16个居委会均有兼职计生管理人员,市、乡镇、村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建立健全。
  【"推广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2009年,景洪市加大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程实施力度,登记在册的星级宾馆27家,星级以下旅馆业351家,娱乐场所106家,发廊146家(其中:景洪市城区有星级宾馆26家,星级以下宾馆、酒店和旅社255家,娱乐场所29家,发廊38家),针对以上重点管控单位、场所,共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143次,发放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11.2万余份,发放免费避孕套7万余只,有效地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避孕套的使用率。把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任务;制定全年实施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步骤;发挥全市各乡镇、街道办和各社区设立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窗口优势,提高安全套普及率、获取率;对各乡镇服务所的所长和药具负责人、各社区主任及计生兼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安排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专项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开展督查,检查宾馆旅店、美容美发厅等服务场所安全套摆放情况,全市非星级以下旅馆业安全套摆放率达100%,娱乐场所摆放率100%。
  【创建"优质服务县(市)"】2009年,按照《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在全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实施意见》和《西双版纳州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六个好”的"创优"要求,以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区)为目标,把"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和以生殖健康为重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作为开展优质服务的重点和突破口,把工作重心下移到乡(镇)、村、组。建立以优质服务为理念、群众需要为引导、科学管理为特征的优质服务机制;实现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益的"三个提高”;强化“工作领导体系、优质服务体系、宣传教育体系、依法治理体系和利益导向体系"建设。围绕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目标,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以优质服务的理念和运作方式推进新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把优质服务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完善优质服务的各项措施;利用流动服务车送政策、送知识、送技术、送医药到农村,为广大农村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坚持"生殖健康普查”制度,推进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三大服务工程的实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9月,全市开展以"关爱妇女健康”为主题的生殖健康大型免费普查活动。服务对象包括景洪辖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已婚育龄妇女。据普查统计,患有各种生殖道感染疾病妇女达90%以上,40%的患者参加治疗,近1万名妇女受益;从市服务站下派医生到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乡镇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带动和培训作用,加强基层技术力量,切实提高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科技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计生协会】2009年,景洪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按照"建章立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联络群众,服务群众,人户到人开展村(居)民自治,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各村都成立村(居)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网络组织,景洪市有计划生育协会组织104个,计生协会会员18574人,会员之家105个,宣传服务阵地92个,活动经费14.65万元。全市计划生育协会各级组织,积极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三结合”项目。项目村10户养殖户共有生猪存栏57头,共出栏肥猪44头,按每头1000元估计,共增收4.4万元。人均纯收入增收500元,辐射带动养殖户200户。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的实施,有力地促进市计生工作的重心下移,实现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自治。
  人口和计划生育"双线"责任目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知识出处

景洪年鉴 2010

《景洪年鉴 2010》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1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正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景洪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