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 环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7026
颗粒名称: 建设 环保
分类号: F299.21;X321
页数: 5
页码: 195-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底,保山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47.34平方千米,城镇居民人口达到61.25万人,城市人口达到35万人。城市规划工作有序进行,各县区的总体规划也在进行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道路建设和旧城改造得到加强。小集镇建设也有进展,特别是旅游小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良好,房价保持稳定,住房公积金制度得到推广。城市管理方面加强规划监察和城市美化工作,提高了环境质量。
关键词: 保山市 建成区面积 城镇居民人口

内容

城乡建设
  2007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7.34平方千米,较上年的45.96平方千米增1.38平方千米,城镇居民人口达到61.25万人,城市人口达到3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4.9%,比上年的23.3%增加1.6个百分点。城市规划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经过两年多艰苦努力的工作,全市各县区新一轮总体规划工作已近尾声。腾冲、龙陵、昌宁三县城市总体规划已于2007年4月份正式批准实施,施甸县城市总体规划也将进行审批。保山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待大瑞铁路选线工作完成后即可相应完成修改完善。二是各项专项规划编制力度加大。开展《保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山中心城市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保山中心城市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保山中心城市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腾冲县编制县城老城区11平方千米和新区5平方千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昌宁县编制《达丙工业区规划》和中心城区3平方千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施甸县编制完成《团树山绿化景观规划》;龙陵县编制完成《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多个重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狠抓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的调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三是规划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市政府的安排,结合保山市实际,制定下发《保山市城市“绿色图章”审批制度》,将绿化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程序严把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关。加强对规划“一书两证”的管理。全年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2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2件,用地规模1803.86亩;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64件,总建筑面积34.08万平方米,总投资3.72亿元。加强规划效能监察,严肃查处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19起,调解建设纠纷35起,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年内,全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3.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9亿元,同比增36.6%。保山中心城市道路建设及旧城改造的力度加大,共完成投资1.19亿元,新建和改造保岫东路、太保路等19条道路,腾冲县实施城市中心休闲广场、抗日纪念公园及道路建设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共完成投资1.22亿元,昌宁县加大县城道路、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300万元,龙陵县、施甸县也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至年底,全市道路总长达236.44千米,较上年新增13.38千米,全市已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全市还狠抓绿化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9万平方米,全市公共绿地面积已达376.89万平方米。
  小集镇建设 年末,全市集镇建成区面积已达50平方千米,较上年末增加2平方千米。全市全年集镇建设完成投资1.4亿元,新修和改造集镇道路12千米。同时,建设部门确定集中力量抓住三个重点,带动全面发展的小城镇建设原则,一方面通过严把规划关、建设关、管理关,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一批中心集镇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云南柏联公司、保山城康房地产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建设旅游小镇。旅游小镇的保护与开发,其聚集和辐射效应已逐步显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保山市小集镇建设的又一亮点;在和顺古镇成功被评为央视“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时,通过努力争取,又积极开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同时,板桥镇也正在开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的准备工作,金鸡乡、蒲缥镇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建筑业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98亿元,较上年的13.63亿元增9.01%。年内,加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保山市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程序、监督制度和工作制度三大类18个工作制度,全年全市建筑业统计范围内未发生一次死亡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态势。重点对勘察、设计、监理、招投标代理等中介机构开展专项治理,提高企业的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意识。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有形建筑市场运行和管理等7个方面补充修订26个制度,从制度上强化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全年全市共完成招标工程181个,工程总造价6.248亿元,对政府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管理,招标率达100%。
  房地产业 全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亿元,同比增46.9%。一是市政府高度重视廉租住房建设,将其纳入2007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狠抓落实。建立完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等制度,为廉租住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奥新体育城一、二期,九隆新天地,永昌马里商业中心,北城春天“彩蝶家园”,腾越古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项目带动作用明显。三是住房价格保持持续稳定。2007年末统计,全市商品住宅均价为2000元/平方米,房价总体平稳,供销基本平衡,尚未出现“过热”现象。四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发展迅速。全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达到5.8亿元,比上年增25%,全年发放公积金个人贷款1.75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8亿元,同比增33%。在继上年保山市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市财政供养人员中的低水平全面覆盖后,2007年又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市、县(区)、乡(镇)财政供养单位的全面覆盖,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刺激住房消费的作用日益明显。
  城市管理 年内,市建设局进一步强化规划监察大队各项工作,加强对规划、在建工程和市容市貌的执法力度;逐步推进城市管理由突击型管理向长效型管理、分散型管理向综合型管理、经验型管理向法制型管理、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组织实施一批“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有效地改善市容和环境;同时加大城市户外广告等管理,进一步规范城市广告的设置。
  (撰稿 高勇)
  环保
  “保护七彩云南,巾帼共创和谐”保山行动启动 3月7日上午,由保山市妇联、保山市环保局主办,保山日报社、保山电视台、保山人民广播电台、云南日报保山记者站、春城晚报保山记者站、国际互联网保山新闻中心、保山师专、隆阳区妇联、隆阳区环保局、隆阳区建设局协办,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各有关部门的领导、部队、武警官兵、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部分妇女代表约3000人参加的“保护七彩云南,巾帼共创和谐”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由市妇联主席李琦主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蔺斯鹰对该活动提出要求和希望,保山市环保局局长刘学严在仪式上作了讲话,妇女代表宣读倡议书,巾帼志愿者带领全体妇女进行庄严宣誓。
  参加全省“保护七彩云南 建设和谐家园”演讲大赛获奖 10月13日,“保护七彩云南建设和谐家园”环保演讲大赛保山代表队杨雯雯以9.86的高分获环保组一等奖,张晓松、陈春晓两位选手分获环保组三等奖、个人优秀奖。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稽查组检查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稽查办陈大江特派员等一行4人,在省、市发改部门的陪同下,对隆阳区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国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国家水专项云南省示范项目调研组到保进行调研 8月18~19日,国家水专项云南省示范项目调研组赵英民一行到保山腾冲和顺、火山热海、北海湿地进行考察调研。
  省环境监测站站长座谈会 12月14日,云南省环境监测站站长座谈会在腾冲县召开,省中心站领导以及各州、市环境监测站站长30余人参加会议。
  “国家环保总局——陶氏化学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获年度表彰 7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陶氏化学清洁生产示范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对“部分优秀试点单位予以表彰”。云南省澜沧江啤酒集团保山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上年度合作项目优秀试点企业。
  保山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通过验收 保山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保山市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分为保山市环境监测站站点和保山市委站点“两个子站”,前一个站点由国家环保总局招标,设备由杭州大地安科环境仪器有限公司提供,自动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10等,于上年上半年建成并通过相关验收;保山市委站点由保山市地方财政安排资金进行建设,仍选用由杭州大地安科环境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监测设备,于上年10月20日建成,经过7个多月的试运行,已具备验收条件。2007年5月18日验收组对“保山市委站点”进行验收。验收组成员通过现场查看、听取建设单位保山市环境监测站及仪器设备供应商杭州大地安科环境仪器有限公司对该系统建设情况的汇报,审查系统测试报告及有关资料,经认真讨论,认为保山市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保山市委站点的建设资料齐全、规范,自动监测系统能整体反映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站房建设和人员素质达标,符合系统验收要求,同意市委站点通过验收。至此,保山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已全面通过验收。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已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发布。
  两考“禁噪”专项 2007年高、中考期间,为确保广大考生在高、中考期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休息环境,市、县(区)政府成立高考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环保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教育、公安、文化、广电、建设、工商、宣传等相关部门,加大辖区内考点所在城市的环境噪声污染源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划定高、中考期间噪声严控区,加强巡逻,对距离考点100米范围内的噪声污染源进行重点监管。5月30日~7月5日,严格控制城区环境噪声的排放标准,把环境噪声控制在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以内。6月7、8、9三天内和7月2、3、4三天内,对考点100米范围内的噪声排放单位和个人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执行24小时关停制。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考生正常学习和休息的环境噪声污染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制止并严肃查处。同时开通6部投诉举报电话,发布高中考期间禁止环境噪声扰民的通告15个,发放《禁噪通知》860份,制作宣传标语30幅,共出动车辆96辆次,执法人员782人次,对建设、娱乐、商业等排放噪声的254个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65个投诉举报进行及时处理。
  保山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总体竣工验收 8月17日,保山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式通过总体竣工验收。
  保山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及截污主干管建设项目 该建设项目始建于2001年12月,占地2.85公顷,概算总投资524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144.12万元。保山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经过几年的建设,2005年6月开始试运行,累计处理城市污水1598万吨,经监测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二级标准。
  政风行风热线 3月,市环保局领导率相关科室负责人走进保山“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与群众进行对话交流,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共接听投诉咨询电话7个。对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问题,认真分析梳理,结合环保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威胁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
  空气环境质量 2007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均保持在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以内。
  保山市中心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浓度范围0.000~0.11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日均值为0.016毫克/立方米,浓度范围0.002~0.096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日均值为0.048毫克/立方米,日均值范围0.008~0.127毫克/立方米。三项污染物综合评价的结果,保山市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与上年持平。全年降水PH值范围在4.95~8.15。
  腾冲县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为0.000毫克/立方米,浓度范围0.000~0.00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日均值为0.034毫克/立方米,浓度范围0.025~0.047毫克/立方米;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年日均值为0.087毫克/立方米,浓度范围0.054~0.142毫克/立方米。三项污染物综合评价的结果,腾冲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 年内,保山市三大水系七条河流的11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有怒江红旗桥断面,占9.09%;水质符合Ⅱ类水质标准的有枯柯河柯街、枯柯河沙坝、澜沧江永保桥、槟榔江猴桥四个断面,占36.3%;达Ⅲ类水质标准的有大盈江凉亭桥、大盈江和顺桥、龙川江龙江桥3个断面,占27.27%;达到Ⅴ类水质标准的有枯柯河湾甸断面,占9.09%;劣于V类标准的有瓦窑河河口、枯柯河双桥断面,占18.18%。11个断面水质按水功能区划的达标率为72.72%,较上年下降9.1%。
  腾冲县北海湖、青海湖水质类别均为Ⅲ类(上年分别为Ⅱ类、Ⅲ类),均未达到地表水Ⅱ类功能区划要求,影响水质类别的主要污染物,北海为总磷、青海湖为化学需氧量。
  隆阳区三个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龙泉门为Ⅰ类,龙王塘、北庙水库均为Ⅱ类,均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与上年相比,龙王塘、北庙水库水质由Ⅰ类下降至Ⅱ类。
  城市噪声状况 年内,保山市中心城市交通噪声污染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4.0分贝,比上年下降3.6分贝,平均等效声级值超标路段占监测总干线的3.46%,比上年下降26.26%。
  功能区噪声,1类区、2类区、4类区昼间平均值分别为52.8分贝、52.4分贝、65.6分贝,夜间平均值分别为45.4分贝、39.8分贝、53.6分贝;达标率昼间分别为9.38%、41.6%、10.9%;夜间1类区、2类区均末超标,4类区超标率为34.48%,与上年相比,各类区污染都有明显下降。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55.1分贝,比上年上升1.3分贝,暴露在55分贝以上的面积由上年的32.9%上升到48.53%,区域声环质量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
  污染物排放情况 年内,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5513万吨,比上年增加9.2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193万吨,比上年增加8.32%,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145万吨,比上年增加2.09%;外排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7463吨,比上年减少27.3%,氨氮排放量为36.78吨,比上年增加1.04%;主要污染行业是食品加工业、造纸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要污染区域是隆阳区、昌宁县。全市工业废水治理项目4个,新增废水处理能力2339吨/日。
  2007年度,全市燃煤量56.18万吨(含生物质燃料)。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34.24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28%;二氧化硫排放量7965吨,比上年减少8.8%;烟尘排放量1948吨,比上年增加6.4%;工业粉尘排放量11933吨,比上年减少0.8%;主要污染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业;主要污染区域是龙陵县、隆阳区。全市废气治理项目6个,新增废气处理能力44万标立方米/小时。
  2007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70.49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108.21万吨、贮存处置量7.49万吨、排放量为2.22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3.5%。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污染行业是采矿业、食品加工业;产生量最多的是龙陵县、隆阳区,排放量最多的是昌宁县、隆阳区。全市工业固废治理项目3个,新增固废处置能力595吨/日。
  生态环境建设 2007年,全市完成造林17.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5.5万亩,特色经济林核桃造林10万亩,膏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1.7万亩,低产林改造0.5万亩。共建领导样板林和义务植树基地16块,建设总面积为1978亩。全市有林地覆盖率46.92%,加灌木林的总覆盖率56.10%(2004年全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巡护道和监测站建设、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灵长类研究基地、兰科植物野外考察及专著出版等工作,继续实施中荷合作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巩固期项目,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得到加强。2007年自然保护区面积1254.08平方千米,占辖区面积比例为6.4%。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73.1平方千米,其中2007年治理面积38.8平方千米。
  环境保护管理 2007年,保山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476个,其中:报告书有12个,报告表有45个,登记表有419个,环评执行率99.37%。其中:工业项目167个,其他行业309个,项目投资总额24.28亿元。共建成投产项目数92个,其中:市局5个,县级87个;应执行“三同时”项目数92个,实际执行92个,其中新建83个,扩建5个,技改4个;“三同时”合格项目数92个,“三同时”合格率100%;“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投资2.08亿元,项目环保投资总额4976.2万元,其中新建3959.3万元,扩建499万元,技改517.9万元;其中废水治理864万元,废气治理2037.7万元,噪声治理11.5万元,固体废物治理736.2万元,绿化及生态17.1万元,其他1309.7万元。
  辐射环境管理 对全市19家涉源单位,55枚放射源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建立全市放射源档案系统。完成19家涉源单位,27家射线装置工作单位的办证、换证基础工作。在省辐射站的帮助下,完成腾冲“381”矿污染现状调查现场走访、资料收集和现状监测等,对转移使用和停用的射线装置进行备案登记,对3个辐射环境建设项目进行审核,组织全市50多家放射源、射线装置使用单位参加省环保局组织的上岗培训。
  环保机构 年末,全市有环保机构16个(含市、县、区局、监察支队、大队、监测站、中心),全市四县一区均成立一级环保局。批准编制数161人,比上年增加47人。批准编制中,行政71人,事业81人,其他9人。年末实有人数139人,比上年增31人,实有人数中具有技术职务的高职8人,中职24人,初职16人。
  环境监察及污染纠纷调处 上年,全市填报排污申报登记单位640户,依法征收排污费,认真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4家挂牌督办重点污染企业的环境问题进行认真督办,对1家环境违法企业分别采取经济处罚和限期治理措施,依法关闭一批严重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项目中后期管理,全市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950人次,现场监察建设项目441个,中、高考期间发布“禁噪”通告,认真组织开展“禁噪”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投诉环境污染案件325件,查处率100%。全年共办理人大、政协提案18件,满意率100%。
  (撰稿 丁晓剑)
  住房公积金管理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 1月起,施甸县在全县财政供养单位中起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龙陵县也将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建设到乡镇财政供养单位和农村中小学校,至此,保山市市、县(区)、乡(镇)所有财政供养单位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全覆盖。年末,全市有1371个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比上年新增154个单位,有69264名职工正常缴交住房公积金,比上年新增11727人。
  住房公积金归集 2007年,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19678.35万元,比上年末的14592.33万元多归集5086.02万元,增长34.85%;累计归集总额突破8亿元,达到81571.74万元,比上年末的61893.39万元净增19678.35万元,增长31.79%;归集余额60398.7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9.45%。
  住房公积金支取 2007年,全市共向符合支取条件的职工办理支取住房公积金5937.32万元,比上年支取数3489.07万元多支取2448.25万元,增幅为70.17%。
  住房公积金贷款 年内,全市共向1708户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9110.30万元,比上年的13993.50万元多发放5116.80万元,增幅为36.57%;已累计向14213户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9697.75万元,实现贷款余额39907.26万元,比上年末的28606.48万元增加11300.78万元,增幅为39.50%;存贷比由上年的61.31%增长到66.07%,其中逾期贷款为48.54万元,比上年下降98.01万元,逾期率控制在0.12%以内。
  住房公积金运营收益 年内,全年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1939.56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655.25万元;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1475.79万元,比上年多支出780.88万元(人民银行连续6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其中,由中心支付给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累计上调1.62个百分点,造成中心业务支出的大幅增加);实现增值收益463.88万元,比上年减少125.63万元。住房公积金的收益率为0.75%。
  住房公积金收益分配 2007年,公积金管理中心增值收益按当年新增贷款余额的1%计提为贷款风险准备金,共提取113万元;按当年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6%提取城市廉租住房补充资金,共提取278327.67万元;其余323万元增值收益全部提取为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费用,用于保证运转。
  财务检查 7月13~21日,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部牵头,抽调该中心业务部、各县管理部财务人员组成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检查组,巡回保山、昌宁、施甸、龙陵、腾冲,对全市2006年7月~2007年6月期间的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业务检查 8月28日~9月12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组织由该中心主任和副主任交替带队的检查组,对全市五县(区)工、建、农11个承办住房公积金委托业务的银行以及该中心业务部、腾冲、昌宁、施甸、龙陵四县管理部2006年8月后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全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会 8月29~31日,全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会在腾冲县召开,全省16个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领导,管理中心(分中心)的主任、副主任以及部分重点县管理部的负责人,省建设厅有关处、室的领导,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省银监局,保山市财政局、市人行、市银监局、建、工、农3家银行等单位的领导共160余人出席会议。会上,省建设厅陈锡诚副厅长作题为《严肃纪律规范管理安全运作促进全省住房公积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报告;保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匡云作题为《加强管理规范运行接受监督确保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安全和制度运行健康》的主题交流发言。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综合档案室晋升四星级 11月,经保山市档案局“七项工程”建设验收组对照《云南省党政机关档案室建设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累计得分达到138分,晋升为四星级综合档案室。
  审计监督 1月和11月,由市财政局授权委托保山永顺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组成的审计组和市审计局专门组织的审计组,先后对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年1月1日~12月31日的财务收支情况及上年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两次审计的结论是:该中心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制度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上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突出,未发现任何违纪违规行为。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提取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 从2007年起,保山市每年将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按分配序列和相应比例提取廉租住房补充资金用于全市廉租住房建设。2007年,按照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管委会第六次会议确定的6%的计提比例,共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278327.67万元
  (撰稿 何敏)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8

《保山年鉴.2008》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7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