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6900
颗粒名称: 易地扶贫开发
分类号: F124.7
页数: 1
页码: 177
摘要: 该文章主要讲述了保山市的易地扶贫开发情况。文章介绍了省下达的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贫困人口数量和补助资金数额,并分别介绍了财政易地扶贫开发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和国债易地扶贫开发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 保山市 扶贫开发 易地扶贫开发

内容

年内,省下达保山市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贫困人口2260人,补助资金1132万元,其中:财政易地扶贫开发专项补助资金800万元,转移安置1600人;国债易地扶贫开发专项资金补助332万元,转移安置660人。①财政易地扶贫资金项目由市扶贫办组织实施,分别在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5个县区,转移安置采取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或插花安置,共实施6个集中安置点和1个插花安置点建设,转移安置贫困人口370户1622人;其中:隆阳区40户208人,从板桥镇李家寺村委会的新口坡、岩子头、对门山、下坪子、水井、营盘山、脑坪子等7个自然村迁出,集中安置在本村的王家村;施甸县97户400人,从姚关镇山邑村委会马家山自然村迁出23户102人,集中安置在本村的大田村,从仁和镇杨家山等6个村迁出74户298人,插花安置在本镇各村;腾冲县58户260人,从明光乡东山村委会茶子园、大窝铺、白草地、蓖笆场、烂泥坝等5个村民小组迁出,集中安置在本村的红塘坝;龙陵县68户308人,从勐糯镇海头村委会大寨子和杨梅坡村民小组迁出,集中安置在本村的秧田地自然村;昌宁县107户446人,从柯街镇联合村委会的新平、平庄、上寨、中寨等11个村民小组迁出58户240人,集中安置在本村的小白田;从鸡飞乡英韬村委会的尖山、麦地洼村民小组迁出49户206人,集中安置在本村的莫林坝。完成建设内容:安居工程370户,建筑面积35001.3平方米;实施农田改造960亩;修建桥梁2座,全长12米;硬化村庄卫生道路6.21千米;架设人畜饮水管道40.2千米,修建小水池、小水窖、小水塘10座;架设输电线路14.3千米,安装10千伏配电变压器5台;建8立方米沼气池272口,节能灶98眼,发展种植业1204亩,养猪278头;开展科技培训29期,受训人数2680人次。②国债资金易地扶贫项目由市发改委组织实施,项目分别安排在施甸、腾冲、昌宁3个县实施,转移安置采取乡镇内转移集中安置,其中:施甸县安置44户240人,从旧城乡内贫困村组迁出,集中安置在本乡的中山坡村;腾冲县安置45户200人,从明光乡贫困村组迁出,集中安置在本乡的大马槽村;昌宁县安置52户220人,从大田坝乡贫困村组迁出,集中安置在本乡大草籽地。项目实施共安置贫困人口660人,完成建设内容:建安居房141户,建筑面积5640平方米;修建人畜饮水工程3件,架设饮水管道19.7千米,解决660人、157头大牲畜饮水;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1.2千米,400伏配电线路4.06千米,安装5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2台,安装入户电表141只;修建村庄道路5.84千米,开挖支砌农田灌渠4条,全长2.57千米,改造农田80亩;建8立方米沼气池96口,节能灶45眼;修建旧城乡芒别小学综合楼建筑面积182平方米,芒别村卫生室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8

《保山年鉴.2008》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7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建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隆阳区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
腾冲县
相关地名
龙陵县
相关地名
昌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