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4240
颗粒名称:
精神文明建设
分类号:
D64
页数:
2
页码:
331-332
摘要:
本段主要介绍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包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民心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以及获奖情况。
关键词:
保山市
群众
创建活动
内容
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服从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社会和群众的原则,认真坚持统筹规划、不变主题、充实内容、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巩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和深化小康文明村创建为主体的活动及开展以公民道德建设、“讲文明、树新风”,“文明保山、诚信隆阳”和“三大创建”(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和文明社区)为主体的活动,全力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城乡共建、齐抓共管、点面结合、激活细胞、培育载体、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方法。年内,市委、市政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责任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要求,市、县区成立了领导小组,进行目标责任分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相关媒体参加,成立宣传组,《保山日报》、保山人民广播电台、保山电视台、保山网站开辟专栏,各县区积极配合,进行了广泛宣传。并组织全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知识竞赛,全市各县区共组队76个,通过县区初赛、市级选拔赛、全省复赛决赛,保山市代表队闯入决赛并获得三等奖。根据不同阶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把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规范德育目标,设置德育内容,拓宽德育途径,搭建实践平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位入手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各级各部门把关心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与贫困乡村挂钩结对,机关干部与困难家庭结对,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的捐资助学工程。二是突出重点、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从学校、家庭、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18岁成人宣誓、读书征文、新生军训、爱国主义教育、禁毒防艾宣传等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各种主体实践活动中,启迪了思想、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三是各级各部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特点,让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使德育教育进入未成年人的情感世界并开展了一系活动,如聘请专家讲课,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建立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举办各种知识、演讲比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科技人员进学校入课堂开展科技讲座;开设专栏、公益广告进行广泛宣传,利用节假日播放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重点整治网吧;切实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实行巡逻制度;关心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问题,采取多种方式救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四是充分利用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示范点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青少年开放。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学校“结对共建”,定期开展活动,特别是在各种节日期间,为学生集体参观提供更好的服务,安排优秀的工作人员介绍陈展情况,在多功能放映厅免费为未成年人放映教育片。邀请“五老”人员到各教育基地给未成年人授课,并进行巡回报告。全市各教育基地听课的未成年人达10万多人。清明节,各县区组织近万名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革命英雄纪念碑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让未成年人缅怀先烈伟业,立志振兴中华。同时组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复评活动,继续推进小康文明村建设。全市有“小康文明村”创建的村374个。改水367个村,投资370万元;改电362个村,投资200万元;改路374个村,投资422万元;改厨353个村,农户6.2万户,投资117万元;改厕353个村,农户2.4万户,投资150.6万元;改厩332个村,农户2.1万户,投资164万元;建家312个村,农户3.4万户,投资430万元;建园327个村,农户2.4万户,投资180万元,建池325个村,农户0.83万户,投资308万元;建所113个,建校148个,建室100个。
公民道德建设 年内,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做到了五结合、五加强,并组织开展以“一讲一塑三创三建”为内容的活动。“一讲”工作:重点开展了规范文明言行,提高服务质量,整顿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治理社会治安,倡导文明新风等六项工作;“一塑”工作:重点开展了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四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为内容的系列活动;“三创”工作:组织进行了国家级文明村镇、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创建、申报、评选工作。在首届评选中,保山市腾冲县腾越镇、隆阳区板桥镇世科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腾冲县滇滩镇西营村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保山市实验小学、隆阳区人民检察院、施甸县国税局、腾冲县气象局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时,对14个文明行业、283个市级文明单位进行了复查。与此同时,还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手拉手、希望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志愿者、青年文明号、文明风景旅游区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全市共组织宣传活动39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5200多份,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刊播有关稿件370多篇条,使全市公民道德建设有效地开展起来。
爱国主义教育 各级各部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贯彻,进一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突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教育内容,持续不断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全市结合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举办各种大型纪念活动,组织歌咏比赛、图片展览、挖掘整理抗战史料,编辑各种教育书籍、拍摄系列专题片,同时还举办演讲比赛、专题讲座,在中小学中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等活动。
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军(警)民共建、青年文明号、春蕾计划、五好文明家庭、希望工程、畅通工程、婚育新风进万家、“不让黄赌毒进我家”、创建“无毒社区”、法制宣传示范村、“引星入企”、“引星入校”、“引星入机关”等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群众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获得了实惠,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组织“民心工程”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在两项工程的示范带动下,社会各界组织了一系列群众欢迎、示范作用强、影响深远的“民心工程”。2005年组织了对全市“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的督查。“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贫困大学生6名,“宏志班”资助贫困中学生6名。
精神文明建设宣传 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全市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宣传。在紧紧围绕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的宣传方针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结合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评选,对受表彰的7个单位拍摄专题片,撰写专题报道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宣传。在《保山日报》开设专栏进行系列报道,省文明办主办的《云岭文明》刊用保山稿件13篇,市文明办印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工作简讯》17期。
获奖情况 市文明办获2005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工作一等奖;隆阳区文明办被评为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保山市获2005年云南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工作奖,龙陵县获先进县;2005年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奖:“十星级”文明学生创评活动获二等奖,“小手拉大手”反邪教知识宣传活动、开展班风班纪评比活动获三等奖;腾冲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推广站获2005年云南省“三下乡”先进集体。昌宁县文化馆馆长徐坤获先进个人。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倪志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