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卫生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4065
颗粒名称: “十五”卫生工作
分类号: R199
页数: 2
页码: 300-3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十五”期间,保山市在卫生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卫生工作倍受重视,卫生经费投入增加,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重点工作初显成效,其他卫生工作也有进展。卫生事业发展仍存在不足,如资源分布不均衡、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执法监督不力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保山市 “十五”期间 卫生工作

内容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狠抓落实,全市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卫生工作倍受重视。2003年,全国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暴露了中国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的缺陷。此后,引起了保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特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卫生系统狠抓落实,医疗、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得到了促进,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工作的新格局。二是卫生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全市共投入卫生事业费(含中医事业费)30830万元,在“九五”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为开展卫生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市级和五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了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腾冲、龙陵、昌宁和施甸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实施了农村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9个乡镇卫生院和88个村卫生室,争取到了2个县级医院、1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和27个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建成了市中心血站;市传染病区建设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之中。这些项目的争取和建成投入使用,保证了全市从市到县、乡、村,从医疗到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建立,达到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有所改善的目的。到2005年末,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92张、卫生技术人员2.15人,病床使用率达54.9%,平均住院天数降至8.84天。四是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切实加大了以非典型性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等为主的传染病的监测检测、预防控制工作力度,认真开展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有效应对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灭脊髓灰质炎,没有鼠疫、霍乱疫情发生,非典型性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实现了零记录。2005年,全市传染病发病率为384.63/10万,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达100%,“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3.46%,以县、区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覆盖率达100%。五是重点工作成效初显。2003年6月率先启动了龙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又增加了隆阳区和腾冲县,参合农民达139.2万余人,参合率达89.13%,筹集合作医疗基金6960多万元。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就诊率明显提高,医药负担明显减轻,普遍得到实惠,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逐步缓解,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越来越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各级政府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下设了办公室和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保山市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三年行动计划(2005~2007)》,实施了全民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使用、净化社会环境、监测检测和美沙酮替代治疗等五项工程,进一步落实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开局良好。六是其他卫生工作明显进展。认真贯彻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了预防保健、中医药事业和医学教育工作,确保了“十五”卫生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了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中医药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卫生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进一步强化,有力打击了非法行医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七是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2000年与2005年相比,婴儿死亡率由32.79‰降至20.64‰,孕产妇死亡率由83.58/10万降至71.19/10万。无偿献血率由2002年的0.25%提高到2005年的91.4%。2005年末,农村改水受益率达87.5%,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52.54%,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了69.5岁。“十五”期间保山市卫生事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分布不均衡;二是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群众看病流向不科学;三是农村卫生基础薄弱,乡村卫生人才缺乏,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四是卫生管理体制不顺,政府公共卫生职责不清,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不力;五是卫生执法监督不力,医疗服务不规范,医德医风亟待加强;六是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群众医药负担过重,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保山市政府
相关机构
施甸县人民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腾冲市
相关地名
龙陵县
相关地名
昌宁县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
隆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