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图书馆
保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保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卫生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4064
颗粒名称:
卫生综述
分类号:
R199
页数:
3
页码:
30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十五”期间的卫生工作,包括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市直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申报卫生高职、医师资格考试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考试考核等内容。
关键词:
保山市
十五
卫生工作
内容
2005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站)396个,实有病床4646张,人员58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247人,其他技术人员233人,管理人员179人,工勤人员462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2066人,助理执业医师463人,注册护士1496人,药剂人员240人,检验人员17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583人。卫生部门所属卫生机构118个,实有床位3941张,人员46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09人,其他技术人员188人,管理人员148人,工勤人员400人。卫生部门所属卫生机构中,有综合医院6个,实有病床1577张,人员180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77人;有中医医院5个,实有病床380张,人员4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1人;有精神病医院1个,实有病床100张,人员9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6人;有乡镇卫生院86个(中心卫生院28个,一般卫生院58个),实有病床1742张,人员16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80人;有中心血站1个,人员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人;有妇幼保健院6个,实有病床138张,人员1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6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人员3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8人;有卫生局卫生监督所6个,人员8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9人。全市有私立医院8个,实有病床312张,人员3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4人;有私人诊所188个,人员335人。工矿企事业单位设卫生所、医务室68个,人员122人。全市有村卫生室89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879人,其中,乡村医生2654人,卫生员225人。全年,全市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89208457.18元(含中医5728591.00元),其中:市直20849657.78元(含中医1766700.00元),隆阳区16052105.55元,施甸县13304387.43元(含中医849484.00元),腾冲县18178922.66元(含中医1109275.00元),龙陵县13257662.76元(含中医1164776.00元),昌宁县7565721.00元(含中医838356.00元)。
“十五”卫生工作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狠抓落实,全市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卫生工作倍受重视。2003年,全国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暴露了中国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的缺陷。此后,引起了保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特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卫生系统狠抓落实,医疗、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得到了促进,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工作的新格局。二是卫生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全市共投入卫生事业费(含中医事业费)30830万元,在“九五”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为开展卫生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市级和五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了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腾冲、龙陵、昌宁和施甸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实施了农村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9个乡镇卫生院和88个村卫生室,争取到了2个县级医院、1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和27个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建成了市中心血站;市传染病区建设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之中。这些项目的争取和建成投入使用,保证了全市从市到县、乡、村,从医疗到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建立,达到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有所改善的目的。到2005年末,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92张、卫生技术人员2.15人,病床使用率达54.9%,平均住院天数降至8.84天。四是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切实加大了以非典型性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等为主的传染病的监测检测、预防控制工作力度,认真开展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有效应对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灭脊髓灰质炎,没有鼠疫、霍乱疫情发生,非典型性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实现了零记录。2005年,全市传染病发病率为384.63/10万,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达100%,“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3.46%,以县、区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覆盖率达100%。五是重点工作成效初显。2003年6月率先启动了龙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又增加了隆阳区和腾冲县,参合农民达139.2万余人,参合率达89.13%,筹集合作医疗基金6960多万元。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就诊率明显提高,医药负担明显减轻,普遍得到实惠,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逐步缓解,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越来越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各级政府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下设了办公室和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保山市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三年行动计划(2005~2007)》,实施了全民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使用、净化社会环境、监测检测和美沙酮替代治疗等五项工程,进一步落实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开局良好。六是其他卫生工作明显进展。认真贯彻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了预防保健、中医药事业和医学教育工作,确保了“十五”卫生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了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中医药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卫生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进一步强化,有力打击了非法行医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七是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2000年与2005年相比,婴儿死亡率由32.79‰降至20.64‰,孕产妇死亡率由83.58/10万降至71.19/10万。无偿献血率由2002年的0.25%提高到2005年的91.4%。2005年末,农村改水受益率达87.5%,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52.54%,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了69.5岁。“十五”期间保山市卫生事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分布不均衡;二是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群众看病流向不科学;三是农村卫生基础薄弱,乡村卫生人才缺乏,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四是卫生管理体制不顺,政府公共卫生职责不清,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不力;五是卫生执法监督不力,医疗服务不规范,医德医风亟待加强;六是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群众医药负担过重,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目标 一是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内;二是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巩固在90%以上,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巩固在100%,艾滋病疫情底数基本查清,平均流行率有所下降;三是全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四是以县(区)为单位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90%以上,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70%以上,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25%、20%和20%以下;五是以县(区)为单位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100%;六是全市5个县(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七是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人,执业医师1.3人,执业护士0.90人,90%以上的医生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率达100%;八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0%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55%;九是无偿献血率达95%、成分血使用率达95%以上;十是人均期望寿命达70岁。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功能完善的,服务能力强、应急储备足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督到位的卫生管理体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在市、县(区)卫生局党委领导下,按照市委及各县(区)委统一部署,市卫生系统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市卫生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月22日开始到6月23日结束。党支部1个,共有31名党员(市卫生局25人,在职17人,离退休8人;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6人,均有在职党员)参加。二是7月到10月全市第二批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党总支、党支部共321名党员(在职219人,离退休98人)参加。三是第二批全市卫生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共涉及66个单位,79个基层党组织,参加党员1083人(在职910人,离退休173人)。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按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活动,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服务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成效明显。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在前几年的基础上,2005年,首次把市中心血站、市、县(区)疾控中心共7家单位的体外诊断试剂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年内,全市26个医疗卫生单位参加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2004~2005年度采购金额达6169.53万元,让利给病人达832万元。为加强监督管理,由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纠风办、发改委组成的检查组对全市19个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市直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招聘 2005年市直卫生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有130多名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毕业生报名参考。经过公共科目、专业知识考试,有82人进入面试,最终择优招聘了41人,其中市人民医院23人,市疾控中心7人,市中心血站1人,市中医医院3人,市精神病医院1人,保山卫生学校6人。招聘的人员于年底到各单位报到。这是近10年来,市直卫生单位招聘大学本科生最多的一年。
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和申报卫生高职 在2005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中、初级资格考试中,全市报名718人,经资格审定、考试,有408人国家级合格,合格率为56.8%,其中中职74人,初级(师级)64人,初级(士级)270人。有23人省级合格。年内,全市共受理卫生专业技术申报高职62人,经资格审查、“三专”(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案例)考核和推荐,资格审查未通过5人,提交保山市卫生专业技术高推委57人,上报省卫生厅高评委57人,最终省卫生技术高评委通过51,未通过6人。另外,按照省卫生厅要求,选拔了2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分别到昌宁县更戛和珠街卫生院。
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考试考核 2005年,全市总计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考试1018人,实际参加实践技能考试985人,考试合格847人,合格率85.98%;实际参加全国医学综合笔试835人,考试合格229人,合格率为27.43%。在实际参加全国医学综合笔试的835人中,各类别执业医师参考人数、及格人数及合格率分别如下:临床执业医师,参考197人,及格76人,合格率38.58%;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参考528人,合格125人,合格率24%;口腔执业医师,参考6人,及格2人,合格率33%;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参考8人,及格3人,合格率38%;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参考14人,及格3人,合格率21%;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参考5人,及格1人,合格率20%;中医执业医师,参考14人,及格5人,合格率36%;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9人,及格5人,合格率56%;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参考20人,及格6人,合格率30%。年内,全市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全年参加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73人。
国债项目 2004年,中央国债安排龙陵县农村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9个乡(镇)卫生院,计划总投资317万元,其中:国债255万元,自筹62万元,建设规模5000平方米。以上项目在2005年内实施。2005年10月,国家计委安排保山市腾冲、龙陵、施甸3县农村卫生体系建设30个项目,1664万元,其中国债1355万元,自筹309万元,建设规模29650平方米,项目要求在2006年实施完毕。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