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银行业监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755
颗粒名称: 保山银行业监管
分类号: F832.1
页数: 2
页码: 253-2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保山银监分局在省银监局和保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监管创新和科学监管的理念,推进“六个创新”,坚持科学监管,积极探索有效监管途径,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并着力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风廉政及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连续两年在全省银监系统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同时,保山银监分局在银行监管、银行改革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全市银行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不良贷款实现了“双下降”。
关键词: 保山市 经济 金融 保山银行业监管

内容

2005年,保山银监分局在省银监局和保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省银监局“巩固提高,科学监管,改革发展”的主题,结合保山银监分局年初提出的“九、三、二、一”的监管工作思路,推进“六个创新”,坚持科学监管,积极探索有效监管途径,在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上下工夫,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风廉政及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连续两年在全省银监系统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银行监管 2005年,保山银监分局按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的监管理念推进监管创新的思路,坚持监管与改革并重、监管与开放并举,不断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年内,共审核通过13个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否决了2人;批准更名、搬迁金融机构37个,撤销18个;筹建、增设机构网点4个;办理新业务备案、报告11件,不断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年末,全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121.6亿元,比年初增加15.5亿元,增长14.6%,同比多增2.5亿元。各项贷款突破百亿,余额达103.7亿元,比年初增加10亿元,增长10.3%,同比多增2.5亿元,增幅提高了1.92个百分点。外地银行加大了对保山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至年末,国家开发银行等7家银行在保山投放10.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亿元,增长49.9%。城市信用社与昆商行签订了全面合作的协议,奠定了“小银行、大服务”的经营基础,开创了国内不同法人机构之间合作的先河。农业发展银行保山分行信贷业务突破了政策性界限,开办了经营性业务。
  银行改革 1.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保山办事处筹备工作,并于2005年6月25日挂牌成立。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腾冲县农村信用联统一法人改革筹建申请已经批准,为做好其他联社的改革工作打下了基础。2.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指导、督促工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积极采用清收、盘活、剥离等优化资产的方式,使其不良贷款比例从21.27%下降到7.16%。6月25日,完成昌宁支行撤销后的业务、人员和财产的整体划转工作,未出现影响社会和金融稳定的事件,机构调整工作顺利。3.完成了城市信用社更名改制工作。健全了“三会一层”,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地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及社区居民”的市场定位。
  银行业风险控制 2005年,随着保山经济环境的改善,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账面利润6198元,同比多盈8581万元,实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年亏损的历史,不良贷款实现了“双下降”。年末,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减少1.5亿元,不良贷款率20.3%,比年初下降3个百分点,达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目标。
  内部管理 1.建立民主监督“五公开一监督”制度。将保山银监分局人事权、财权、物权、监管权、重大事项决策权进行公开,并对每一项权力所包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全过程的监督。2.建立健全廉政监督卡、廉政回访和廉政监督员制度。3.创新监管文化建设理念,为保山分局银行监管积蓄了新的力量。4.创建学习型分局。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的作用,共同负责创建活动,形成了党群各有侧重、层层推进的创建格局。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加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