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3205
颗粒名称: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3
页码: 173-1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经济中农业的种植业的情况,介绍了“十五”种植业,耕地面积,乡村人口人均耕地,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油料,甘蔗,麻类,烟叶,香料烟,咖啡,茶叶,水果,蔬菜,瓜果,蚕桑,饲料等生产的产量问题,以及农业能源及物资消耗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保山市 农业 种植业

内容

“十五”种植业 1.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5年,保山市农村经济总收入65.67亿元,比“九五”末年的45.02亿元增加20.65亿元,增长45.87%。2.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十五”期间,全市粮食总播面积1633.95亩,比“九五”期间减少70.05万亩,下降4.48%;粮食总产量439万吨,比“九五”期间增加2万吨,增长0.46%。3.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优化。“十五”期间,全市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860.7万亩,比“九五”期间增加109.35万亩,增长12.7%;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由“九五”期末的69.4∶30.6调整到66.1∶33.9,优化了3.3个百分比。4.优势产业产量巩固提高。“十五”末年与“九五”末年相比:烟叶产量由307.2万吨增加到458万吨,增长49%;甘蔗产量由180.7万吨减少到166.14万吨,下降8%;茶叶产量由1060万千克增加到1350万千克,增长27.4%;蔬菜种植面积由24.75万亩增加到29.7万亩,增长20%,产量增加4.13万千克,产值增加1.24万元;水果面积由8.55万亩增加到10.95万亩,增长28%,产量增加2.52万吨,增长78%;咖啡产量由4949万吨增加到6484万吨,增长31%;水产品产量由9367吨增到16909吨,增长81%。5.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初见成效。“十五”期间,全市建设有一定加工规模的龙头企业85户,从业人员1.09万人,带动种植面积122.85万亩,辐射46万农户,初步显现田园与工厂的有机对接,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程。6.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由27万亩扩大到54.9万亩;优质啤饲大麦种植面积由22.95万亩扩大到30.6万亩;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由19.95万亩扩大到27.45万亩;高产高糖甘蔗新良种种植面积由25.2万亩扩大到39.6万亩,糖分含量由13.91%提高到14.36%,上升0.45%;无性系优质茶叶种植面积由5.55万亩扩大到7.95万亩。7.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十五”期间,在国家安全食品工程推动下,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认定面积51.45万亩,比“九五”末增加45.30万亩,增长88%;无公害食品产量2.02万吨,比“九五”末增加1.74万吨,增长621%;无公害产品品牌认证37个,比“九五”末增加19个,增长158%。8.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民素质、“科学种田”水平、农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耕地面积 2005年,保山市耕地面积增加,扭转了多年耕地面积连续减少的局面。2005年与2004年相比:全市耕地面积2362155亩,增加3000亩,增长0.12%。耕地中:1.常用耕地225574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5%),增加190305亩,增长9.21%。其中:水田面积1036545亩(占常用地45.95%),增加37995亩,增长3.8%;旱地面积1219200亩(占常用地的54.05%),增加152250亩,增长14.27%;旱地中水浇地面积1219200亩,增加1071420亩,增长725%。2.临时用地面积106410亩(占总耕地的4.5%),减少187290亩,下降78.13%。其中25°以上坡耕地面积96345亩(占临时用地的90.53%),减少176355亩,下降764.67%。
  乡村人口人均耕地 2005年底,保山市乡村人口218.1641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08亩,其中从事农业人口124.71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89亩。五县(区)乡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为:隆阳区乡村人口73.67万人,耕地面积640770亩,人均0.87亩;施甸县31.22万人,耕地面积334305亩,人均1.07亩;腾冲县57.39万人,耕地面积573900亩,人均1亩;龙陵县2490万人,耕地面积390195亩,人均1.56亩;昌宁县30.97万人,耕地面积423000亩,人均1.37亩。
  农作物播种面积 2005年,保山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874970亩,比上年增加69960亩,增长1.4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49705亩,增加20505亩,增长0.82%;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625265亩,增加43455亩,增长2.75%。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的比值为66.66∶33.34。
  粮食生产 2005年,保山市粮食种植面积3249705亩,比上年增加26505亩,增长0.08%;粮食总产量92.91万吨,增加5.02万千克,增长5.71%。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1.稻谷种植面积923175亩,比上年减少7950亩,下降0.88%;稻谷总产量42.19万吨,增加1.09万吨,增长2.65%。2.玉米种植面积923175亩,增加24675亩,增长27.46%;总产量28.31万吨,增加2.25万吨,增长8.63%。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在2004年比2003年增加8.63%和16.34%的基础上连续增加。3.小麦面积种植369870亩,减少53775亩,下降12.69%;总产量6.73万吨,减少0.35万吨,下降4.94%。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是在2004年比2003年分别减少14.34%和0.86%基础上连续减少。4.豆类种植面积435165亩,增加12915亩,增长3.06%;总产量4.29万吨,增加0.88万吨,增长25.82%。5.薯类种植面积241650亩,增加9795亩,增长4.22%;总产量4.5万吨,增加0.45万吨,增长11.01%。薯类种植面积与产量,是在2004年比2003年分别1.31%和0.33%基础上增长的。
  油料生产 2005年,保山市油料种植面积285765亩,比上年增加19470亩,增长7.31%;总产量33388吨,增加3863.4吨,增长13.1%。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是在2004年比2003年分别增长6.68%和7%的基础上连续增长的。其中,油菜子种植274620亩,比上年增加18420亩,增长7.19%;总产量31918吨,增加3655.5吨,增长1.6%。油菜子种植面积与产量,是在2004年比2003年分别增长7.56%和7.64%的基础上连续增长的。
  甘蔗生产 2005年,保山市甘蔗种植面积503190亩,比上年减少35235亩,下降6.54%;甘蔗总产量166.14万吨,减少47.73万吨,下降22.32%。由于甘蔗入榨价格低,比较效益差,连年减少。
  麻类生产 2005年,保山市麻类种植面积20205亩,比上年增加675亩,增长3.34%;总产量7823吨,增加3235吨,增长70.51%。其中:1.苎麻种植面积45亩,减少30亩,下降40%;总产量3吨,减少1.5吨,下降33.33%。2.大麻种植面积2325亩,增加525亩,增长29.16%;总产量406吨,增加189.3吨,增长87.35%;3.亚麻种植面积18495亩,增加210亩,增长1.15%;总产量7409吨,增加3049吨,增长69.93%。
  烟叶生产 2005年,保山市烟叶种植面积382665亩,比上年增加51165亩,增长15.43%;总产量50521吨,增加13774吨,增长37.48%。其中:烤烟种植319905亩,增加33255亩,增长11.6%;产量41483吨,增加8791吨,增长26.89%。
  香料烟生产 保山是全球三大香料烟生产基地之一,经多年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效益均好。2005年,全市香料烟种植面积4.5万亩,总产量5500千克,产值435.4万元。咖啡生产 2005年,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59625亩,比上年增加55695亩,增长1417%。其中:收获面积58215亩,增加54390亩,增长1421%。咖啡豆总产量6484吨,增加501.6吨,增长8.38%;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加1.082亿元,增长6011%。
  茶叶生产 2005年,保山市有茶园面积34.64万亩,比上年末增加3300亩,增长0.96%。其中采摘面积30.82万亩,增加5190亩,增长17.12%。茶叶总产量13910吨,增加1712.2吨,增长14.04%;红毛茶产量603吨,比上年减少160.9吨,下降21.06%;绿毛茶产量12531吨,增加1476.6吨,增长13.35%;其他茶叶产量776吨,增加396.5吨,增长104.48%。
  水果生产 2005年,保山市有水果面积11.08万亩,比上年增加1290亩,增长1.18%;水果总产量60235吨,增加6410吨,增长11.91%。2005年,热带水果产量32968吨,比上年增加6714吨,增长25.57%。其中:香蕉25143吨,增加5667.4吨,增长29.1%;菠萝11吨,增加0.3吨,增长2.8%;荔枝811吨,减少47.6吨,下降5.54%;龙眼2534吨,增加569.9吨,增长29.02%。
  蔬菜生产 2005年,保山市蔬菜种植面积297060亩,比上年增加10725亩,增长3.75%;蔬菜总产量23.9万吨,减少6.6万吨,下降21.63%。
  瓜果生产 2005年,保山市瓜果种植面积5160亩,比上年减少47190亩,下降90.14%。其中:1.西瓜种植2670亩,增加375亩,增长16.34%;产量3530吨,增加304.5吨,增长9.44%。2.甜瓜因市场需求变化,基本未种。3.草莓种植180亩,减少2700亩,减少15倍多;产量337吨,减少56吨,下降14.24%。
  蚕桑生产 2005年,保山市植桑面积51435亩,比上年增加15825亩,增长44.44%(其中施甸县14430亩,隆阳区37005亩);产蚕茧962吨(其中施甸县260吨,隆阳区702吨),增长49.38%;蚕茧产值1568万元(其中施甸县411万元,隆阳区1157万元),增加598万元,增长61.65%。
  饲料生产 2005年,保山市饲料种植面积71850亩,比上年减少1005亩,下降1.38%。
  农业能源及物资消耗 2005年,保山市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资使用量:1.农村用电量18477万千瓦时;2.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法计算)8.7504万千克(其中氮肥5.0982万千克,磷肥1.2744万千克,钾肥1.0679万千克,复合肥1.3099万千克),农作物播种面积平均每亩施化肥1.8千克,每亩耕地3.7千克;3.农用塑料薄膜7293千克;4.农用柴油1.75万千克;5.农药2368千克。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保山市农业基础设施为: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2.6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63%;旱涝保收面积114.57万亩,占48.5%;机电排灌面积10.2万亩,占4.3%。2.2005年末,全市有72个乡(镇)通汽车,占全市乡(镇)数的97.30%;有879个村通汽车,占全市村委会数的99.55%;有879个村通电话,占全市村委会数的99.55%。3.五县(区)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率为:隆阳区74.84%,施甸县57.34%,腾冲县66.22%,龙陵县55.79%,昌宁县60.96%。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率为:隆阳区60.42%,施甸县40.92%,腾冲县51.6%,龙陵县37.95%,昌宁县42%。机电排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率:隆阳区11.28%,施甸县3%,腾冲县3%,龙陵县0,昌宁县11.1%。(撰稿 蒋有龙)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6

《保山年鉴.2006》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5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蒋有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