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文化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1864
颗粒名称: 公益性文化事业
分类号: G127.74
页数: 2
页码: 266-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举办多项活动,群众参与度高,加大投入。
关键词: 保山市 文化艺术 公益性事业

内容

公益性文化事业出现繁荣的局面。1.成功举办“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暨2004年端阳花市”、“2004年中国保山市澜沧江啤酒狂欢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滇西抗战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第五届腾冲火山热海旅游节”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等系列节庆活动。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拉动经济发展。2.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一是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出现3大特点:1.有组织、有引导的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繁荣活跃,全市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近500场,观众近30余万人(次)。2.利用举办和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形式来宣传企业,促销产品成为新的时尚,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3.全市城乡群众休闲健身、自娱自乐性的广场文化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保山市“三馆”广场还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成为了全国最具有特色的60个文化广场之一。二是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文化活动全面繁荣。三是文艺活动的活跃带动文艺创作的繁荣。全市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60余件。其中:隆阳区文化馆杨忠实创作的1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哀牢归汉》已出版发行;市文化馆创作的美术作品《红土》、《节日里的德昂少女》、《出行》分别获云南省“彩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舞蹈《阔时欢歌》参加全省第二届中国联通文艺汇演获二等奖;小戏《审大憨》获省第二届文化艺术基金会三等奖;隆阳区文化馆创作的舞蹈《水鼓、德昂娃》、《咖啡红了》参加第四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征集评选活动,分别获二、三等奖;另有一部分作品分别在省、市级的展演赛和刊物中参展获奖和发表。四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含市、县、乡)共为普查工作投入资金32万元,人力80余人,经过一年的努力,按照省上的要求完成150多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项目的上报材料,同时为建立全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库和与国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接轨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五是“2131工程”得到拓展并取得新的成效。2004年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1万元,市文化局购置影片拷贝67部(故事片21部,科教片46部);五县(区)落实专项放映补助资金32万元(隆阳区12万元;龙陵县5万元,昌宁县4万元,施甸县、腾冲县未落实)。全市从事“2131工程”电影放映队46个,累计放映4447场,完成任务103%,放映覆盖370个行政村,观众人数累计达149.92万人次,完成任务数的149.92%。对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和促进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起到很好的作用,受到普遍欢迎。在完成基础工作任务的同时,市“2131”办公室启动周末城市广场电影免费放映活动和全市防治艾滋病及禁毒宣传活动,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六是政府加大投入,“农村文化站改(扩)建或重建工程”和县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004年市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首次由市财政安排每年补助资金30万元,补助农村文化站改(扩)建或重建工程,计划每年补助10个文化站,每个站补助3万元。全市共向省上申报“两馆一站”建设项目16个,落实补助经费355万元,支持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县区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公益性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腾冲县中和乡文化站、蒲川乡文化站、清水乡文化站、隆阳区河图镇文化中心、昌宁县达丙文化站、柯街文化站、龙陵县龙山镇文化站和施甸县太平乡文化站等文化站改扩建工程先后启动或建成使用。腾冲县滇滩镇还通过出让冠名权的方式,筹资建成总投资为200万元的“滇滩恒益文化广场”;隆阳区的潞江乡、芒宽乡、腾冲县的猴桥镇等一批文化中心进行规划准备启动。同时,昌宁县文化馆、施甸县文化馆、龙陵县抗战文化广场等一批县级公益性文化设施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七是“历史文化研究与开发工程”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全市认真开展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专项治理工作,49个古建筑文保单位共查出火灾隐患86处,治理整改72处,通过治理,进一步规范文物古建筑火、电、气的安全使用管理;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评审工作;组织申报评审了22项市级保护单位,待市政府公布;维修隆阳区状元楼、卧佛寺,腾冲县药王宫、国殇墓园、艾思奇故居、龙陵县抗日遗址、昌宁县勐廷清真寺等一批重点保护文物;组织进行了涉及腾板、保龙、施孟3条公路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文物调查,发现一批新石器、陶瓷器、文物碑刻、古建筑遗址等,并对保龙公路穿越的蒲阳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市区文化、文物部门,对明代历史文化名人张志淳墓葬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对云南省明代考古有重要发现;征集社会流散文物685件。同时,滇西抗战文化、哀牢文化、腾越文化等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文物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发取得一定效益。全年共接待观众、游客60万人次,其中外宾4406人次,收入近百万元。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5

《保山年鉴2005》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邵立清
责任者
杨忠实
相关人物
张志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隆阳区文化馆
相关机构
保山市文化馆
相关机构
保山市文化局
相关机构
保山市政府
相关机构
保山市委
相关机构
昌宁县文化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隆阳区
相关地名
龙陵县
相关地名
昌宁县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
腾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