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触摸到的记忆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百工造物——金》
唯一号: 260037020220023280
片段名称: 可触摸到的记忆
起止时间: 00:02:07,500-00:03:16,766
分类号: K901.6
主题词: 民族文化;云南

简介

云南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王雅芳讲,我们这边看到的,当时他们使用的一些乐器,然后首先这两件是一个葫芦笙,这个葫芦笙就是当时用作,他们在歌舞表演活动时候的一种乐器,然后上面也是有一个牛的造型,这一件也是一件实用器,就是可以吹得响的这样的一个葫芦笙,就是说明云南这边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能歌善舞,然后这边也是他们在四人舞铜俑在跳舞的一个场景,然后上面那个是鎏金八人乐舞铜扣饰,也是在跳舞的一个场景。有人说苗族银饰的图案记录了他们民族的迁徙史,有人说彝族服饰的造型与纹样是他们民族文化最浓缩的记忆,凝固在金属制品上的造型与图案是来自远古的记忆是无声的语言,不仅能听到看到还能触摸到。

知识出处

百工造物——金

《百工造物——金》

中国最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有中国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漫长的地势演化,造就了云南有色金属王国,几千年人类的智慧创造也让金属手工艺,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壮大,开枝散叶,百工造物,精益求精,七彩云南。其中内容包括溢彩流金、百炼生玄光、斯文在中斑铜、浴火重生熟斑、薪火永流传、玉鉴光寒不染尘 银艺、黑泽之名铁艺、万年永锡 斑锡、如切如磋、道在日用器用与审美、天工人巧日争新、灿灿其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雅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云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