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苗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19122
片段名称: 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
起止时间: 00:00:03,266-00:05:48,866
分类号: K927.4
主题词: 名胜古迹;山;民族地区;苗族;云南省

简介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屏边县与河口县交界地带。它南部临近中越边界,北部紧靠屏边县城,距屏边县城的驻地玉屏镇三公里,总面积六十五万亩。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一点五以上,这里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由于它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大围山风景名胜区由大围山片区,滇越铁路屏边境内一线和新现河一线,一片两线,十九个景点组成,面积约五十余平方公里。景观以较完整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体,四季花木茂盛、终年翠绿、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别有情趣。大围山山水相依,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人文景观相共融,雄奇相兼险秀相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人间仙境。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又是通向国家级边贸口岸河口的必经之道,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风景资源优势是从事边疆边境跨国旅游和科研科考度假修养的理想之地。大围山从最低海拔七十六点四米到最高海拔两千三百六十五米,依次分布着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苔藓常绿深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是我国大陆具有湿润雨林和热带山地森林垂直带系列最完整的地区。由于未受第四季冰期的影响,保存了许多古老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大围山成了古老热带森林动植物的避难所。因此又被称为“中国动植物的基因库”是中国现存三个生物类群特有中心之一,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一百八十八颗一千零五十五属,三千六百一十九种,有丰富的蕨类、苔藓等植物,其中我国一九八四年公布的首批三百零二种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大围山就集中了五十种占百分之十三。由于大微山集聚了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是研究种质植物起源系统发育分类学及区域学的重要地区,大围山的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的丰富,有兽类八十二种鸟类、二百八十五种亚种两栖类、五十三种爬行类六十种、鱼类十四科,五十属七十种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蜂猴、小蜂猴、黑冠长臂猿、云豹等八种二级保护动物短尾猴、熊猴大灵猫、水鹿斑羚等数十种,而世界仅存的中华赤面猴和中华蜂猴,也正是栖息和繁衍于此。还有大围山特有新种大围角蟾、细线蛙和长趾蛙等,大围山有“雾海绿洲”之誉,年雾日达二百一十八天,一年四季都形成雾海而冬天的雾海更是天天都有,雾海连着天际日出时阳光喷薄而出亮亮的常常令观者如痴如醉、激动不已,而每当旭日高照之时,大围山低海拔地区形成大面积的雾海,茫茫雾海在阳光下云腾雾涌、峰峦沉浮、景色万千令人叹为观止。

知识出处

苗族篇

《苗族篇》

云南省苗族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和金平、禄劝两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自治县以及昭通市为最多。昆明、楚雄、大理、丽江、临沧、保山、普洱、曲靖、西双版纳等州市也有分布。云南的苗族多与汉、彝、壮、瑶、哈尼等民族杂居。本音频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特色音频库(三)中的苗族音频,通过苗族的民族概况、语言、民族传说、民族风物、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民歌、民乐、名胜古迹、民族人物等详细的介绍了苗族的传统文化,人文习俗。

阅读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屏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