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节来源的故事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蒙古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16666
片段名称: 鲁班节来源的故事
起止时间: 00:00:03,733-00:02:47,333
分类号: K892.11
主题词: 蒙古族;民族节日

简介

只有通海兴蒙乡蒙古族过鲁班节,在兴蒙乡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开创云南蒙古族建筑之路的是一个名叫旃班的人。鲁班生前曾带过许多徒弟,而其中最聪明且最能吃苦耐劳的就是旃班,学到了不少师傅的绝活,成为鲁班最喜欢的一个徒弟。学徒期满之后,旃班要回家乡了,临走前,鲁班将他一生中建筑木活的经验总结,写成了一本名为《木经》的书送给了旃班,旃班拜谢师傅之后回到家乡,为了让大家学到技术,他收了许多的徒弟,有蒙古族也有汉族及其他的兄弟民族,收徒弟一般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因为这一天正是鲁班师傅赠送《木经》。后来,旃班还带领徒弟选了最好的木料雕了鲁班的塑像位于中村观音寺内,供人们瞻仰。从此以后,每年农历四月初二或十六,据说是鲁班忌日,定为鲁班节的日子。

知识出处

蒙古族篇

《蒙古族篇》

云南省蒙古族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少量分散在其他地区。蒙古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语支。云南蒙古族喜歌善舞,传统的乐器是龙头四弦琴,平时另女青年普遍都参加的娱乐活动是“跳乐”,青年们围成圆圈,用四弦琴伴奏,踏足击手,边歌边舞,舞姿健美,欢快有力。平时演出的还有云南花灯、滇剧等。本音频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特色音频库(三)中的蒙古族音频,内容包括民族概况、民族语言、民族传说、民俗风物、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民歌民乐、名胜古迹、民族人物。

阅读

相关地名

云南
相关地名
兴蒙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