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洞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08495
片段名称: 宝石洞
起止时间: 00:05:59,500-00:12:18,400
分类号: K927.4
主题词: 名胜古迹;山;民族地区;布朗族;云南省

简介

宝石洞距大宋圭布朗山寨3公里,坐南向北,陡坡翘岩出奇窟,洞体呈喇叭形,口开高30米,内收深30米,宽5米深处分上下两台,枯顶石乳倒挂如龙崖,石笋作壁如罗汉,远观此窟酷似巨龙张口露牙玄宗玉奇。他的奇特不在洞区之险,而在其洞底的深海沉积沙土,沙土中含有红黄,蓝绿,白各色石英砂,大者如蚕豆,小者如菜籽,形状各异,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是盆景装饰观赏的理想材料,当地群众称其为宝石,故名宝石洞。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布朗族篇》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本专题主要介绍布朗族概述、布朗族的历史渊源、布朗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氏族公社后期的土地分配与剥削关系、布朗族头人特权与村舍组织特点、布朗族村舍制度、母系制度、父系制度、农村公社制基本形态、农村公社土地私有过程与生产关系改变、封建地主及经济文化特征、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手工业和副业、交通与商贸、布朗族民间信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云南
相关地名
永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