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两把神刀的传说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07619
片段名称: 布朗族两把神刀的传说
起止时间: 00:16:04,166-00:17:19,099
分类号: I276.3
主题词: 民间传说;布朗族

简介

两把神刀的传说,两把神刀产生于明代,在施甸县姚关村木老元村一代流传,在刚刚进入木老元陡峭山道的路口,一左一右高耸着两座山峰,过去凡属本地人从这里走过时,个个都是低头缓行,悄声悄气,唯恐惊动了那藏剑锋上的两把神刀,相传这一雌一雄,两把神刀在过去那些强盗土匪,官兵恶霸横行的日子里,是护寨的宝贝十分灵验,只要山下的歹人悄悄有点什么动静,还未待他们爬上半山坡,这对神刀就会朝着寨子呼叫,木老元的汉子们,强盗来了要当心,寨子里耳朵灵的人传给耳朵背的人,不一会满寨子的男人就全聚在一块,手拿长刀锄把,拥到山道路口,把未能摸清方向的歹人打下山去,以上只是故事的楔子。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布朗族篇》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本专题主要介绍布朗族概述、布朗族的历史渊源、布朗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氏族公社后期的土地分配与剥削关系、布朗族头人特权与村舍组织特点、布朗族村舍制度、母系制度、父系制度、农村公社制基本形态、农村公社土地私有过程与生产关系改变、封建地主及经济文化特征、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手工业和副业、交通与商贸、布朗族民间信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
姚关村
相关地名
木老元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