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改对联"的故事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07526
片段名称: "桥改对联"的故事
起止时间: 00:05:32,733-00:06:42,499
分类号: I296.17
主题词: 民间故事

简介

桥改对联,说的是施甸县热水塘村一家姓杨的汉族地主,在腊月30日写了一副大红洒金对联,叫长工贴在门上,上联是文笔山脚两座寺,下联是热水塘中独一人,大年初一早上,许多人围着对联指手画脚的笑,长工报告地主,地主以为是夸他的对联写的好,出来看看后,他差点没有晕过去,原来下联被人改成热水塘中独一犬,因为过路人见他写对联妄自尊大,便从路边拾起一块火炭,在人字上加一横一点,成了犬字,地主即将撕掉对联,这则故事出地主的洋相,发现农民的仇恨,痛快淋漓,一字之改,也反映出当地布朗族农民的汉文水平。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布朗族篇》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本专题主要介绍布朗族概述、布朗族的历史渊源、布朗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氏族公社后期的土地分配与剥削关系、布朗族头人特权与村舍组织特点、布朗族村舍制度、母系制度、父系制度、农村公社制基本形态、农村公社土地私有过程与生产关系改变、封建地主及经济文化特征、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手工业和副业、交通与商贸、布朗族民间信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云南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