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以扔蛋方式确定坟址之后,就可以挖坟坑,坟坑挖好之后,需用树枝扫去留在坟坑里的足迹,有的还用茅草火把燎一下,把生者的灵魂赶出来,不然会跟死者一起埋在里面,有的在坟坑底部铺上木炭,再喷上一些酒,有些地方坟坑用砖瓦砌起来,棺木送入坟坑前,坟坑里要放两根蒿枝干,一干一湿,填土埋棺时,要将湿的那根抽出来,并说活的出来,死的留下,最后,由死者的儿子用锄头在棺木上敲三下,表示向死者最后告别,土填满后,大多数地区的哈尼族要垒坟头,并立石为碑,最后要杀一只鸡,祭献坟头和后边的出神石,哈尼族的随葬物较少,一般都不与棺木一头埋入地下,而是将其放在坟头上或坟边,常随葬的有土锅,茶罐,烟筒,烟盒,碗筷,杯子,木盆,弓箭等大都是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如果有些东西是完好的,还要将其捣烂,安葬结束回到家的时候,要由摩批点一把香,给所有到坟地的人叫魂,边叫边往回走,到了寨边,砍一些刺条拦于路上,再用甘草点着火,人们一一跨火而过,以此表示祛邪,回到家中要用姜水等洗手脚,所有的工具当天均不能洗净。有些地方的哈尼族出殡后的第二天,要用两只鸡和一头小猪叫死者的灵魂,其意为请死者在天之灵,护佑活着的人们,要将死者出嫁的姑娘请回来参加,叫魂时,首先应由死者的儿子叫几声,然后由摩批代劳,因为普通人是不懂整套招魂祠的,这天参加的人每户送来一个熟鸡蛋,然后一同进行祭祀,进餐时各自剥开自己的蛋吃,有的地方的哈尼族,从安葬的当天晚上开始,就到寨边或到坟边烧一堆火,表示给死者烤火,一般连续烧三个晚上,有的则要烧十二三个晚上,哈尼族有一种不成文的规矩,无论谁家有丧事,寨人都鼎力相助,家中死了人难免十分哀伤凄凉,此时寨民们会主动的到丧家作伴帮忙,有的去砍柴,有的去找菜,有的去砍棺木,一般情况下一两天就能准备就绪,为丧家排忧解难,如果丧家经济上有困难,也可以向寨人和亲友借债,但这种借债形式不算利息,不定还期,这种债务,需在债主家中有丧事的情况下,才能归还,因而这种债务关系往往会拖得很长,有时前辈人的债务要由第二代,第三代人来归还,举办一次丧礼,丧家在外债的亲友都要来奔丧,上百人的奔丧者至少要吃住两天,这全由丧家自己解决是不行的,此时全寨人都要伸出援助之手,把奔丧的客人分散到全寨各户食宿,减轻主人家的负担,奔丧者带来祭奠死者的牛羊,猪鸡等肉,祭献死者后,他们住哪家就在哪家共同食用,主人家还要购买酒菜招待客人,这些费用丧家不必支付,哈尼族认为,一个人的父母是不会经常死的,但一寨人的父母就会经常死,今天你帮了他,以后他也会帮你,形成了一种民族群体互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