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999
颗粒名称: 九、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分类号: G527
页数: 3
摘要: 主要从学制和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介绍了双堡镇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情况。
关键词: 教育 教学 课程

内容

(一)学制
  县办公立学堂后为初等四年、高等四年,民国初又执行“壬戍癸丑”学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的四、二”分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沿用四、二分的六年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双堡中学停招,小学校学制混乱。1970年为五年制,取消初小与高小分段。为执行贵州省教育厅六年制教学计划,1981年后境内小学从五年制过渡到六年制。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清末,境内初等小学课程设置为讲经、修身、体操、中国文学、算术、地理、历史、格致、随意等,高等学堂为讲经、修身、国文、算术、地理、历史、格致、随意、体操、品行等。北洋政府期间乡村中私塾课程设置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千家诗》等。程度高的读“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小学按国家教育计划开课,1950年开设的有讲课、书法、笔算、珠算、唱游、劳美、作文、社会、地理自然、政治常识、卫生、音乐、历史、算术等,每周31节。1952年、1955年国家教育部调整减少8科。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的几年中没有统一的课程,境内各小学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教材,正规的学校安排有政治、语文、数学、军体、革命文艺等,学制为五年制。“文化大革命”后由五年制过渡为六年制。境内学校课程安排按国家规定执行,但有些村小在80年代仍有复式班教学,由于人力物力的条件不具备,有的课程开不齐或有减少课时的现象。90年代后,政府加大各种投入,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课程设置一律按国家计划执行。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