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部分学校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985
颗粒名称:
(五)部分学校简介
分类号:
G527
页数:
3
摘要:
主要从双堡小学、江平小学和塘山小学介绍了双堡镇部分学校。
关键词:
教育
教学
学习
内容
1.双堡小学
民国23年(1934年),安顺县开办第四两级小学,校址在双堡场坝大庙内。民国27年(1938年),学生增多到300余人,迁校址张官村大庙。民国30年(1941年),又迁部分班级回双堡大庙办学,改校名为双堡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6年(1947年),原校长刘英泰(后任城北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因从事中共地下工作被国民党逮捕,学校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安顺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复办了双堡小学,属双堡学区,以张官李家祠堂为校址,学生200余人。1960年,迁校址到双堡青龙山下办学。此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1972年增办初中班(1983年停办),全校学生800余人,教职工30人。1981年增办幼儿园(1997年分出独立建园)。1993年复办初中班(1995年并入双堡中学)。2002年,办班规模已发展到24个班,学生1156人。
双堡小学是一所具有革命斗争历史的学校,民国时期,中共安顺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刘英泰曾任该校校长,中共地下党员朱桂林、王权超曾先后任过该校教员,并开展中共地下工作。民国末年,中共安紫长边区领导小组曾以该校为活动据点,在此召开“双堡会议”,研究武装斗争问题。
民国时期历任校长:舒瑞贞、全正免、杨荣虞、刘英泰、张攀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校长:鲍吉荣、张荣贤、杨国楷、陈杰、李德方、王维祥、李登高、方定基、王廷国、罗景超、杨华庆、吕恩贤。
2.江平小学
江平小学的前身是海山国民小学,创办于民国31年(1942年),校址设在上马牛村大庙内,设一至六年级6个班,学生150余人,刘政齐任校长。1948年后,由朱治国接任校长,直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1年改校名为上马牛小学,朱治国暂任校长,随后由张荣贤任校长,周祖宇任教导主任。1954年,迁高小并入双堡小学,只办初小,焦荣鑫任负责人。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江平公社所在地仡佬村新建中心完小,定名江平小学,招收一至六年级学生。1970年增办初中班(1980年停办)。1992年,安顺县教育局拨款3万元,地方集资4万元,增建教学楼一栋,共6个教室。2002年,学校设教学班6个,学生210人,教职工11人。
民国时期历任校长:刘政齐、朱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校长:张荣贤、杨志昌、李登高、张启荣、程鹏、高增友、田文学、郭兴贵、杜春伦。
3.塘山小学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群众办学积极性高涨,投工投劳建校舍。于是,一栋五间石木结构的教学用房在新塘山村对门坡上建成,当年招收适龄儿童120多人,由4名民办公助教师执教,正式开班上课。这就是最初的塘山小学。1960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塘山小学也随之停办。1963年,农村经济出现好转,新塘山村利用民房,招收一、二年级的儿童办复式班,由1名教师执教。之后,学生逐渐增多,搬入对门坡原建校舍上课,学校由此不断巩固和发展起来。到1972年,学校已发展到9个班,315名学生,13名教职工,还增办了初中班(1993年停办)。1965~1971年,在原教学用房两边先后增建砖木结构的厢房。1990年,安顺市教育局拨款7万元,群众集资4万元,新建教学楼一栋,共8个教室,2个办公室。1997年,学校又筹资打了操场的水泥地皮,修建了围墙、校门和旗台,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观。2002年,学校办班规模已为10个班,431名学生,教职工22人。
历任校长(负责人):吴庭玉、舒志臻、柏怀忠、王安成、张启荣、程忠安、王安全、柏承忠。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