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六、服务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896
颗粒名称:
六、服务业
分类号:
F127.73
页数:
2
摘要:
主要从商业和饮食、旅店业、理发、照相等方面介绍了双堡镇的服务业。
关键词:
乡镇
企业
服务
内容
(一)商业
民国时期,境内农村商业多为个体经营,摊贩多、坐商少。坐商主要集中于境内场坝交通要道,摊贩走村串寨叫卖或赶“转转场”。1953年,私营商贩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合作体制,形成社会主义统一市场。此后,农村商业由供销社统一营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商业体制改革,农村集体、个体商业开始发展,形成重要的经济力量,有“无商不富”之说。1984年,国家全面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购、派销政策和日用品的包销制度,个体日用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几乎境内所有的行政村都有个体小商店。2002年,境内从事百货经营的个体户发展到156户,从业人员410人。
(二)饮食、旅店业
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各场坝每逢场期,部分农民摆有饮食摊点,出售熟面条、米粉、酒类等产品,供给来赶场的农民挑选食用。1965年,双堡成立饮食、旅店业合作小组,1966年后,合作小组因发不起工资而自动解散。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允许个体经营饮食、旅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境内的个体饮食、旅店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境内的双堡、平寨、塘山军马场每逢赶场,到点摆设饮食摊的个体户达60余户,从业人员达180余人。2002年,境内的个体旅店有3户,餐馆发展到15户,从业人员52人。全年产值达270万元。
(三)理发、照相
1.理发
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有少量从事理发的个体农民。1956年后,个体从事理发属“弃农经商”行为,被取缔。到20世纪60年代后,境内开办了理发店,解决理发困难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理发业迅速发展,境内的各场坝每逢场期便有30多个从事理发的个体户到场坝上理发。2002年,全镇开有理发店、美发店等14户,从业人员62人。
2.照相
20世纪90年代以前,境内无专门从事照相的行业,只有几个利用农闲时走村串寨帮人照相的个人。进入90年代以后,照相业才有所发展。2002年,境内从事照相的个体户2户,从业人员4人。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