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78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
分类号: S435
页数: 2
摘要: 农作物病虫害在双堡镇境内历年都有发生,但由于防治有力得当,没有造成大规模毁灭性危害。
关键词: 农作物 保护 危害

内容

农作物病虫害在境内历年都有发生,但由于防治有力得当,没有造成大规模毁灭性危害。
  一、主要病虫害
  1.稻瘟病,主要有叶瘟、粒瘟、穗颈稻瘟,是常见性病虫害,一般叶瘟发病率最高。
  2.水稻白叶枯病,为一种毁灭性病害,一般发生在水稻分蘖至收获时期。
  3.稻飞虱,卷叶虫,二化螟。水稻常见的害虫,在境内时有发现。
  4.小麦白粉病,这是小麦中最常见的病,主要危害小麦中、下部叶。
  5.小麦黑穗病,也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防治有力,近年来很少发生。
  6.玉米钻心虫,是玉米中最易发生却最难防治的害虫,每年均有发生。
  7.粘虫、蠕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在境内发生普遍,但危害较轻。
  8.油菜白锈病,为油菜作物的主要病害,各村均有发生。
  9.蚜虫,分布极广,以小麦、烤烟、油菜最为严重。
  10.烤烟白粉病和黑胫病,发生在烤烟的叶片和胫杆上,大田管理期间危害最大。
  二、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人工捕捉,在作物发生虫害时,人工捕捉能抑制虫害继续蔓延,对防止虫害有一定的良好作用。
  2.药械防治
  药物防治病虫害历史较久,20世纪50年代,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六六六”粉、滴滴涕、波尔多液等,喷洒后能起到良好效果。60~70年代,开始使用甲基托布津、乱百虫、代森锌等药物进行防治。80年代,主要药物有乐果、敌敌畏、钾铵磷、多菌灵、敌锈纳等。1990年后,使用的有三环唑、速灭杀丁、大功臣、杀虫王等药剂进行防治。
  3.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工作,主要是从改进耕作制度,选用抗病品种,加强对种子处理,进行土壤消毒,加强田间管理等系列措施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