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则子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387
颗粒名称: 三、顾则子传
分类号: K297.35
页数: 2
摘要: 2002年止,大西桥镇的顾则子的传说故事。
关键词: 地方 民间 传说

内容

听说顾则子,人们口传叫顾虱子,能说会道,聪明伶俐。
  则一 时逢春二月,有一天,他父母给他说:“牛圈坑里的粪太满了,找几个人出了粪,有待春种时放田里。”则子找了几个合心的人挑了一天,把粪出来堆在街面上。众人看了十分厌恶,骂声载道。父母听后,也对则子责备。无奈之下,则子想了一个办法,把家中的高梁粑蒸熟,用竹筒塞后,放于粪堆上面,而每天到此与众人摆玩,引众人入圈套。东扯西拉的一些打赌事,几个青年人不知圈套,突然就谈到这一堆粪的事,有一个人就骂道:“你家堆粪不能堆于街面,影响卫生和环境,还有这个狗更不像话,还要屙屎在上面。”当这句话说出,正好中则子的圈套,他发言了:“如果哪个吃了这堆狗屎,我给他做10天工。”几个年轻人听了,哪能吃狗屎呢,反将此话回则子:“如果你吃了这狗屎,我们几个给你家做10天工。”则子慢谈慢谈地说“不说10天工,就是20天工我都不干,最主要的是扫了我的脸面。”几个年轻人更是赌得太急:“如果你吃了,不说天工,我们几个把这堆粪搬到你家田里去。”这时则子可不能放过机会,把手的小指头伸出打个勾,又请了在场的几个年轻人作证,蹬在粪堆上吃起“狗屎”来了,众人不知其意,大笑起来,他一下就把这堆约一斤的“狗屎”吃了,几个年轻人回家拿着扁担、撮箕用了一天功夫把这堆粪搬到了他家田里。他回家给父母说:“我今天把粪挑到田头了,你们二老人不要骂了”。
  则二 由于父母严令紧,对他要有一定的教育方式,童年时顽皮、聪明。有一天,当他父亲到大龙潭钓鱼去了,他从外面气冲冲地跑进家中,对他母亲说:“不好,不好。”他母亲大吃一惊问道:“出什么事了?”他说他父亲在大龙潭钓鱼,倒在潭头淹死了,“我”拿门板去给他停尸,“你”随后再慢来。他扛着门板往大龙潭就是一溜烟。由于母亲年老,边哭边走,跟不上他。他一口气跑到他父亲面前说道:“父亲,家中失火了,我只救得这一块门板,快想办法再去救。”他父亲听了,丢下鱼杆,向九溪方向跑去,他坐在潭岸不动了,等到二老边哭边跑相会时,问明没有此事,才知道是则子出的鬼点子,觉得上了他的当。
  则三 有时他与一些老人坐玩,目的是向他们学点各方面的知识,听他们“摆龙门阵”。这样一来与这般老人就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每逢玩耍走到哪一家就要做饭吃。他与几个有钱的老人摆谈,几个老人都说自己从没有饿过饭,以后也不会饿饭,顾则子听了暗自发笑,心里说,你们没有饿过饭,我偏要你们饿一天。基本上快要轮流到他家了,但是又没有权利叫家中人做饭,真是几头为难,事到临头再说。这天他请几位老人到他家玩,他以热情的态度接待,倒茶烧水,使这些老人确实感到满意,则子说:“你们闲玩住,我到街头上买点小菜。”当他出门时,把煤火整燃,用一个顶罐放水,再把一支水瓢放于顶罐中,就把几道门锁上走了。老人们玩到一定时候,发觉肚子饿了,才找则子,有的去开门,门也开不开,有的去灶房看时,发现顶罐里面响声不绝,认为是煮肉。大家又安心坐了下来。又过了一个多小时不见则子回来,再去望灶房的顶罐,原来是一支水木瓢在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大伙警觉起来,肚子又饿,门又不能开,望饭甑,又是空空的。直到下午则子才开门进来,第一句话就说:“你们几位老人说从来没有饿过饭,今天你们该尝到饿饭的滋味了吧!”这时几位老人才发觉上了他的当。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顾则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