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年中的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310
颗粒名称: 四、一年中的习俗
分类号: G127
页数: 3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屯堡文化习俗的历史传承。
关键词: 地方 习俗 历史

内容

1.屯堡人在每年腊月最后一天“过年”,当天晚上要“守岁”,通宵达旦,玩至天明。
  2.屯堡人注重“过年”的晚上洗脚,此晚的脚洗得特别干净,来年的时运越好。
  3.“过年”的下午先在神龛前供祖宗,次供灶神,最后安排吃年夜饭。
  4.“三十夜守岁,年初一睡一觉大瞌睡”,大年初一谁也不应惊动谁,可以一直睡到天黑。
  5.大年初一,不能窜门。
  6.大年初一不能动用绳子,不能做针线活。禁用一切刀具。不准扫地。
  7.大年初一,全天素食。煮食年三十夜就切好的糕粑或糍粑。
  8.大年初五和初九不“下升”,也就是不能煮饭。这天食用初四和初八煮好的饭。
  9.大年初二,女儿、女婿给岳父母拜年。
  10.过年以后,大家都选择好日子开张,开张之前是“出行”。“出行”吉日选好之后,按“甲戊庚牛羊,乙已鼠猴乡,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确定大利方向。“出行”人到贵人方向的山上带回柴火,“空手出门,带财归家”。“出行”时间在正月初十以前。
  11.从正月初二起,所备生活用水已用完的人家,在井边烧香和化纸钱后挑水回家,谓之“买水”。男性要负责“买水”。
  12.“年小十五大”,“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灯”。元宵之夜鞭炮此起彼伏,屯堡人家“过大年”。
  13.正月十六日、十七日、十八日狗场屯、鲍屯、吉昌抬菩萨,祭汪公。
  14.腊月间,各家各户都要“打扬尘”。按十二生肖计日的某一天,家中没有属这个生肖的人就可以“打扬尘”。所用工具是新鲜竹枝捆成的扫帚,刷掉屋内、外顶部和四壁的灰尘和污垢。用新鲜竹枝、青枝绿叶,取“清洁平安”之意。
  15.正月初七不外出办事;在外的人,正月初八不回家。即“七不出门,八不归家”。
  16.腊二十四日不能使用碓、磨。
  17.清明前后三天都可以在祖宗坟上添土,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食“清明菜粑”,宗族祭祖。清明日各宗族上“大坟”。清明日戴新鲜杨柳枝叶。
  18.端午节是屯堡人的主要节日之一,此日吃粽粑或糯米饭戴“艾”枝。
  19.阴历六月六日是秧苗节,人们做“秧苗会”,祭天、祭地、祭神、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从阴历七月一日起至七月十四日前,各家根据情况确定“接老祖”的时间。接“老祖公”的当天,挂好“排位”后,从堂屋门口开始向大门外插香,将历代高曾祖考妣迎入。七月十四日烧化的“包袱”有二种,第一种为“花包”,烧给“地盘业主古老先人”和“历代高曾远祖考妣”;第二种是“白包”,烧给未满三年的新故亡人。
  21.阴历八月十五日过“团圆节”,以月饼供奉月神后再食用。
  22.阴历九月初九过“重阳节”,早上打糍粑,下午各户均备有丰盛的菜肴。
  23.阴历十月初一是牛王的生日。“借尔千钧力,耕我百亩田”,牛为屯堡人家作出重大贡献。这天,要将糍粑拌于草料中喂牛或在牛角上挂上糍粑,牛与主人共同享受劳动果实。此日做“牛王会”的人到庙中祭神,燃放鞭炮。
  24.“冬至”日食狗肉。
  25.腊月初八给小姑娘锥“耳眼”。
  26.立夏日,吃煮好的鸡蛋、鸭蛋,叫“躲立夏”。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