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七)表演中应注意事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266
颗粒名称:
(七)表演中应注意事项
分类号:
G127
页数:
1
摘要:
大西桥镇地戏中的人物的性别、性格、地位的不同,有不同的表演要求。
关键词:
地方
文化
历史
内容
根据地戏中的人物的性别、性格、地位的不同,有不同的表演要求。
女将在走“碎米步”中,翻动张开的扇子,婀娜多姿。忌“挝(zhuā)飞脚”、吼“啊哈哈”、男唱女音。女将大多武艺出众,会使用法宝或暗器,在厮杀中不失温文尔雅。姜子牙、刘备、关羽、曹操、薛仁贵、岳飞、秦叔宝等,他们是各堂地戏中的主帅或是儒雅多文的将领,在表演中忌“挝(zhuā)飞脚”吼“啊哈哈”。在和敌方将领对阵中,只能“哼鼻音”以示愤怒。主帅的表演是否恰到好处,直接影响到表演效果。各堂地戏中的一些骁将,如魏延、徐晃、刘皋、焦廷贵等等,所“挝(zhuā)飞脚”可以高至顶门、吼“啊哈哈”,以示强悍好斗或人物的鲁莽性格。
旁门左道中的道人要“挝(zhuā)飞脚”、吼“啊哈哈”,对阵中还可以加“儿啊”等粗鲁的喝吼,把他们目中无人、皂白不分、骁勇好斗的形象展现出来。
小军的主要任务是大将出征时,随大将走“圆台”,报告军情,下战书;要“挝(zhuā)飞脚”、吼“啊哈哈”,展现生龙活虎的军威。
地戏表演的是古战场上两军相争的场面,鸣鼓进兵,闻金收兵。每堂地戏都十分重视鼓和锣的配备,培养好的锣鼓手,受各堂地戏的高度重视。只有好的锣鼓,又有好的锣鼓手,才能把“神”跳好。
所打的锣鼓,鼓点要落在动作上,像走“圆台”,“点将”、“叫阵”、“对阵”等,锣、鼓声平缓,一般是“,咚噗咚,咚噗咚,当……”两将对阵厮杀时,鼓声紧密,每一个武打动作结束时的瞬间和鼓点同步。好的鼓锣手使演员精神振奋,活化古人。因是“呜金”收兵,收兵时只打锣不打鼓。
地戏演员在演出过程中,每天晚上必须集中,一是决定第二天的演出内容;二是在第二天的演出中个人扮演的角色;三是听唱书,熟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台词。要了解剧情,背熟台词,争取把戏演好。几百年来,各堂地戏的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吃饱自家的饭,演戏给人看”。只要每次演出时看的人多,说明他们的表演得到观众的肯定,就十分满意。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