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屯堡宗族的祭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248
颗粒名称:
三、屯堡宗族的祭祀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摘要:
2004年止,屯堡宗族的祭祀文化传承。
关键词:
地方
文化
历史
内容
各宗族能牢固地凝聚在一起的另一种方式是清明节的祭祀。宗族中轮班组织清明节祭祀活动,每班十几至几十家不等,轮到班者叫“做头”。每年清明节前十天,“做头”者开始筹划当年的祭祀,逐户登记“上坟”人数,收取生活资金,购买祭祀物资。清明的前一日(寒食节),宗族中人抬着杀好的肥猪,祭祀入黔始祖,拉开“上大坟”祭祀活动的戏幕。各宗族中有自己的一套祭祀班子负责祭祀,德高望重者主祭,行三献礼,读预先写好的“祝文”,仪式隆重,场面壮观。
清明节,宗族人聚集始祖墓地,上、下午各祭奠一次,添丁增口的人家抱着毛色鲜艳的公鸡祭祖,感谢始祖的在天之灵,惠赠贵子。一个宗族在此日变成了一个大家庭。
清明祭始祖之后,各支系于以后的日子又组织祭第二代或第三代的祖宗,称之为上“十字坟”。又一个大家庭的组成,族中每一位成员从小就知道亲疏远近。
最后是处在五服之内的人们再组织上“小坟”,祭祀高祖或曾祖。
即使是在要讲阶级亲,不讲家族亲的年代,各宗族的祭祀都按时进行。
宗族观念,把各宗族的人们聚在一起,从屯垦开发到现代文明,各宗族通力合作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屯堡文化。
进入屯堡人家的堂屋,正面均挂有或贴有工整的“神榜”,“神榜”供奉着古今有大功于民者,特别供奉本宗族的“历代高曾祖考妣”。汪姓供奉“平阳”,冯姓供奉“始平”,张姓供奉“清河”,程姓供奉“安定”,宋姓供奉“京兆”,鲍姓供奉“上党”……。相同的主根把各宗族的人们牢牢捆在一起。
每年从阴历七月一日开始,屯堡人家陆续将冥冥之中的历代祖宗“接入”,谓之“接老祖公”。每日烧香、烧纸,美食敬供,虔诚礼拜。已经“接老祖公”的人家都挂上绘有“二十四孝”、“八仙过海”等图案的“排位”。在“排位”上有次序地写着从入黔始祖到三年前已故亲人的姓名。对着“排位”从下至上写“包袱”送给已故的祖先们“冥中收用”,于阴历七月十四日烧化。屯堡人凭借这种祭祀方式寄托对艰苦创业的历代祖先的哀思。凭着“排位”,宗族中人们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代代传承,脉络清晰。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