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谚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194
颗粒名称: 第八节 谚语
分类号: K297.35
页数: 16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的文化谚语情况。
关键词: 地方 谚语 文化

内容

一、谚语
  境内在几百年来,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口头文学“言旨话”有它独特的地方风味,随口而出,更显示了它的特点。但“言旨话”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要有分寸。如:对老年人决不能放肆,一定要持尊重态度;一般的人往往就冲口而出,不受什么拘束,这就形成了一个地方的口语了。
  例:
  粗茶淡饭 黑头夜晚 酸甜苦辣
  从小看大 剐骨熬油 张冠李戴
  挨亲捉拿 两面三刀 羊羔美酒
  亲哥乃弟 开门见山 儿多母苦
  四马投唐 三战吕布 刘备招亲
  娘壮儿肥 青山绿水 上满下流
  牵肠挂肚 毛风细雨 风调雨顺
  偷师学艺 广种薄收 哑口无言
  四季平安 生意兴隆 万事如意
  (一)农事类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百花畏狂雨,万木怕深秋。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立夏不下,犁耙蓑衣高高挂。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四月八断硬冰棒(冰雹)。
  春丙阳阳,无水撒秧;
  夏丙阳阳,干断田庄;
  秋丙阳阳,干谷上仓;
  冬丙阳阳,无雪无霜。
  犁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
  夏至五月头,连路吃,连路愁。
  夏至五月中,连路吃,连路松。
  夏至五月尾,财主往后悔。
  白露不出,寒露不熟,
  白露连霜,干谷进仓。
  不怕重阳十三雨,只怕立冬一天晴。
  初一下雨满天红,(初一晴,初二阴,初三、初四下大雨)
  雨洒二十五,后园无干土。
  七坳八裂九天晴。
  惊蛰冷,打田等。惊蛰热,烧火过六月。
  芒种打田不在水,夏至栽秧少一腿。
  好汉不撒立夏秧。
  日晖长江水,月映草皮黄。
  四月八冻死老母鸭。
  六月六望米出。
  七月半地瓜烂。
  八月大萝卜白菜卖肉价。
  八月小萝卜白菜当粪草。
  八月三个卯,牛吃烂谷草。
  九月重阳,移火进房。
  夏至五月头,一石谷子一头牛。
  十月初刮大风,十担油萝九担空。
  十月无霜,罐里无糠。
  霜不应降,四十五个瞒天帐。
  有雨天脚亮,无雨顶上光。
  云跑上水波浪,云跑下干田坝。
  云走东一场空,云走西披蓑衣。
  云走南雨成团,云走北地开裂。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一九、二九,怀中揣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把田犁。
  剩秧如剩草,差秧如争宝。
  庄稼一头牛,一家老小性命在里头。
  秧大一把草,秧好一半谷。
  庄稼越早越好,娘老子死早才不好。
  庄稼无牛空起早,生意无本空赶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勤地不懒,寡地出黄金。
  太阳反照,水淹锅灶。
  好在一年,坏在几天。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朝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
  春寒有雨,夏寒晴。
  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先打雷,后下雨,有雨不多。
  要吃饭隔冬犁田,要穿衣隔冬纺棉。
  千把锄头万把刀,抵不得老牛撑一腰。
  先打雷,后下雨,抵不上一泼大露水。
  (二)生活类
  一人拾柴火不旺,大家拾柴火焰高。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人巧做千人食,自己有病自己知。
  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一兵不能成将,一木不能成林。
  十个媒人九个谎,不谎就会吃粥汤。
  一兜萝卜一兜菜,各人养的各人爱。
  一家盖不起龙王庙,一人造不起洛阳桥。
  十年古路踩成河,二十年媳妇熬成婆。
  人经不住千言,树经不住千斧。
  人才出在贫寒家,莲花开在污泥上。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穷朋友少,衣烂虱子多。
  人生尽有福,独苦不知足。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害人增福,天害人啼哭。
  三年不吃酒,吃穿啥都有。
  少年休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日红。
  为人莫学吹鼓手,坐在阶台喝冷酒。
  今年笋子来年竹,少年体强老年福。
  公鸡越叫越明,大路越走越平。
  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吵嘴不记仇。
  东边不亮西边亮,去了日头有月亮。
  丑人多作怪,好货不愁卖。
  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有钱不买无粮地,倾家不娶活人妻。
  有柴有米是夫妻,没柴没米两分离。
  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
  好火就怕烧粑粑,好女就怕领娃娃。
  花篮提水难保留,竹篮打水一场空。
  秃子不要说和尚,脱了帽子都一样。
  身份痛伤能治好,语言中伤治不了。
  君子用嘴说,牛马用脚踢。
  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林中哪有无弯树,世上哪有完美人。
  放牛小鬼望插田,煤锅丫头望过年。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金瓜换银瓜,越换越差。
  狗是百王,只在眼前狂。
  细水长流年年有,好逸恶劳名声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莫在人前夸海口,强中自有强中手。
  莫笑穷人穿破衣,三十年河东四十西。
  酒吃仁义肉吃味,饭吃多了打嗑睡。
  嘴吃千饱无人知,身上无衣被人欺。
  糖精太浓则不甜,盐巴太厚则不咸。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人有三步时,不知早和迟。
  起房造屋,三百懒汉,吃的吃,看的看。
  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
  弹琴费指甲,讲话费精神。
  河里无鱼,市上有。
  朝中有人好做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赶猪三年学会看地。
  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丑媳妇也要见公婆。
  婆婆做鞋,媳妇有样。
  强龙抵不过地头蛇。
  家家有长短,户户有高低。
  有盐有酱,丫头也会放。
  清官难逃滑吏手。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大哥不说二哥,鼻子莫说耳朵。
  清官难断家务事。
  人怕三对面,树怕一墨线。
  心中无冷病,哪怕吃西瓜。
  不得猪肉吃,见过猪走路。
  人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
  说话说与明人,送饭送给饥人。
  花花轿,人抬人。
  歪歪坡,斜斜下。
  百闻不如一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老牛不死,还债不足。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冷水要人挑,热水要人烧。
  井边打水,分个前来后到。
  生意不离行,十场有一场。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隔行如隔山,不懂不要装懂。
  千生抵不得一熟。
  人不着人,盐罐头生蛆。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挑水不值价,走路也值钱。
  哪把钥匙开哪把锁。
  官吏求不得,秀才哪能打失。
  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父借子还,子借父不知。
  人无廉耻,百事可为。
  真人面前卖不得假药。
  人不要脸,鬼都不缠。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优。
  宰相肚内能撑船,大人不记小人过。
  揭房上瓦,看屋下人。打狗要看主人面。
  提刀割肉,起眼看人。
  打铁要靠本身硬,要得够,自己做。
  要得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家中讲话防墙脚,外面讲话防刺窝。
  吃酒容易,请客难。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响鼓不用重锤,聪明不用话题。
  好人不在世,祸害几千年。
  好人相逢,恶人远离。
  好汉不吃眼前亏,看事行事。
  做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吃得亏,打得堆。
  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戥称。
  年年防天干,夜夜防强盗。
  贼无脚,偷不着。
  生疮无人问,犹如痛跤病。
  人无主意,尿都憋死人。
  人巧抵不上家什妙。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卖盐老者,吃淡菜。
  捧着金碗做叫化。
  人是铁,饭是钢,两顿不吃心里慌。
  上梁不正下梁歪,二梁不正倒下来。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看来早与来迟。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有话当面讲,有肉当面切。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天干饿不倒手艺人。
  肥猪抵不过瘦菜园。
  人无六亲,譬如猪狗。叫花子也有三个寒朋友。
  吃人三餐,还人一席。
  三年一到清官到,三天一到狗钻灶。
  衣食足,礼义兴。
  冤家宜解不宜结。
  依人劝,得一半。
  不听老人言,不得米过年。
  老人不管事,老刀不砍刺。
  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倒。
  穷得新鲜,饿得硬气。
  人在人情在,人死两丢开。
  要得弟兄长,天日把账量。
  人在留情,树在留阴。
  无风不起浪,无水不行船。
  鱼无水不游,鸟无翅不飞。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
  人有失错,马有漏蹄。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乖不到底,树长不齐天。
  (三)教育类
  人长眼睛看得远,人有知识见识长。
  人生不读书,活着不如猪。
  刀钝石头磨,人笨要多学。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只有千里人情,没有千里威风。
  宁做天上一只鸟,不做富家一房小。
  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
  鸟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
  好花不浇不盛开,小树不修不成材。
  细水长流年年有,好吃懒做富不久。
  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花园里育不出万年松。
  丰年不忘荒年苦,饱时不忘饿时难。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有钱常思无钱日,安乐常思患病时。
  读书人不离书本,庄稼人不离田埂。
  金子放着不生锈,智慧在胸不迷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宁吃少年苦,不受老来贫。
  读不尽世间书,走不尽天下路。
  才华如快刀,勤奋是磨石。
  读书不离口,写字不离手。
  丈夫能干妻子贵,丈夫无能妻受罪。
  鸟美是羽毛,人美是学问。
  (四)气象类
  四月八下,斗篷蓑衣高高挂;
  四月八晴,斗蓬蓑衣不离身。
  五月南风发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
  七月秋风渐渐凉,八月谷子满坝黄。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
  一日南风三日曝,三日南风狗钻灶。
  地上旋风起,三日必有雨。
  早晨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今晚花花云,明日晒死人。
  大蜈蚣出洞,雷打雨相送。
  瓦片云,晒死人;棉花云,雨来临。
  九月路上牛喝水,不种麦子必后悔。
  正月十五晴,八月十五明。
  早虹日头,晚虹雨。
  天起鱼龙斑,晒得地皮翻。
  久晴还久雨,久雨必有晴。
  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天上炮台云,不过三日雨淋淋。
  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雨打四五更,日晒水落坑。
  雪打高山,霜打洼地。
  晴蜓飞屋檐,风雨在眼前。
  空山回音响,天气晴又爽。
  过了白露节,夜寒白天热。
  (五)其他类
  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儿在外面耍牌子,娘在家里搅浆子。
  牛角越长越弯,财主越大越贪。
  死人不知抬丧苦,做官哪管百姓穷。
  在生不把父母敬,死后何必哭灵魂。
  泥鳅滑难捉,坏人心难摸。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常在江边走,难保不湿鞋。
  好酒不怕巷子深。
  人到二十五,气力像水牯。
  吃人水饭,替人挑担。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良心是人的根本。
  人无时来假装呆,花无时来假装开。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人怕老来穷,谷怕午时风。
  有借有还,要借不难。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人心不得足,饭甑不得二道箍。
  说话要有理,做饭要有米。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打开天窗说亮话。
  人穷骨头硬,越老越展劲。
  打酱油的壶,打不得醋。
  水停百日虫,人闲百日病。
  滴水积成河,粒米积成箩。
  苦苦恼恼有了病,哼哼叽叽活了命。
  二、歇后语
  歇后语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讲话交谈时引用的一种俗语,有时对事对物会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把话说得更精彩,更幽默。
  如: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耗子爬称钩——自称
  蜘蛛爬对纸——网(枉)字
  口袋装钉子——头多
  马尾串豆腐——提不得
  快刀划豆腐——两面讨光
  跛脚牛下田——犁不得
  野变婆戴佛珠——改恶行善
  大姑娘坐花娇——头一回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猪八戒过河——倒打一耙
  铁板上订钉——硬碰硬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猫哭耗子——假慈悲
  癞头打伞——无天无法(发)
  狗吃牛屎——图多
  裁缝老壳——当针(真)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屠户拉胡琴——油(游)手好弦(闲)
  癞头包帕子——围(危)癣(险)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黄泥巴壅老壳——葛头
  叫化子清本钱——苦算(蒜)
  牛背上出烟子——皮(脾)气
  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光屁股坐田埂——夹泥(疑)
  厕所里头放屁——臭上加臭
  大姑娘赶马——不见骑(奇)
  歪嘴婆娘照镜子——当面丢丑
  叫化玩鹦哥——苦中作乐
  瞎子打老婆——松不得手
  癞蛤蟆打哈欠——口气大
  庄稼人看戏——好来得很
  哑巴梦见娘——有苦难言
  半天云内的口袋——装风(疯)
  擂盐棒揣合包——杵(处)心
  聋子的耳朵——摆设
  镡(坛)子头放炮——响(想)不开。
  茅石坎上的石头——又臭又硬
  耗子尾巴着一棒——肿死不大
  耗子钻牛角落——进(尽)头
  高山上放炮——振(镇)远
  抱疙头下河——安桩(庄)
  大女人死了——小在(寨)
  瞎子养儿——无望
  老者的烟合——吊
  矮子爬楼梯——步步升高
  豆汤泼水饭——哄鬼
  茅石坎上打瞌睡——离屎(死)不远
  妈的妈——老外婆
  煤碳老二挝飞脚——黑(吓)人一跳
  黄鳝嘟泡泡——讨通
  床脚底下使斧头——上下顾
  骒子家妈——马(不讲礼)
  茅石里划船——过粪(份)
  堂屋里面挖牛圈——浑水不落外人田(填)
  公鸡屙屎——头节硬
  东吴的大将——干宁(淋)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六月间的棉絮——闲弹(谈)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老黄狗戴波斯帽——大头截不是人
  狗逮耗子——多管闲事
  钟鼓楼上的麻雀——吓胆大的
  后园栽翻杆——好事在后头
  高山上打锣——鸣(名)声远
  迷腊的眼睛——见鬼
  螺蛳的屁股——歪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打死老子——全(钱)不是
  女人的老公——男(难)人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帽绊索做裤带——系(记)错
  观音菩萨坐莲台——自愿成佛
  牛圈里看骆驼——自看自大
  梁山上的军师——吴(无)用
  老奶奶打哈欠——一望无牙(涯)
  下雨天打田——雷和泥汤
  茶叶园头的竹鸡——叫怪
  孕妇打滑踏——损(笋)子
  铁匠打老婆——一夹(家)钳(全)
  茅石坎上吃葵花——上吐下屙
  老奶奶拉鞋底——千针万实
  和尚的帽子——折角太多
  拱屎虫戴眼镜——假充地理先生
  瞎子看戏——听讲
  门神老爷——一年一换
  灶司菩萨上天——好话多说
  饭甑头的脑壳——熟人
  蚊子叮菩萨——认错了人
  脚杆上的臭虫——黄脚虱(色)
  盒包装烟——捂(五)翠
  犀牛打滚——浪塘
  大人穿娃娃衣裳——小件(见)
  狗钻茅石——找屎(死)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点灯不燃——黑在(寨)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黄鳝的眉毛——好钳(钱)
  哥哥的媳妇——嫂(骚)
  强盗敬菩萨——暗暗欢喜
  背老婆看戏——力也费丑也丢
  马路上的小树——受了笼笼
  穿西装打套头——倒洋不土
  死人的眼睛——定了
  三十夜杀鸡——钳(全)得理
  羊昌河的猪头——刮(寡)嘴一张
  黄泥巴擦裤裆——不是屎(死)也是屎(死)
  细娃屙屎——大摆起
  鸭子下河——拐打拐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三十岁的姑娘——老嫁(价)
  庙门前做会——太多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钟馗请客——吃鬼
  煤油灯盏——着(作)风不正
  米汤洗脸——糊里糊涂
  一斤盐巴吃一顿——咸(寒)心
  叫化子吃油渣——讲来香嘴
  叫化子打破米——讨捡
  懒婆娘洗碗——涮(蒜)
  胡子上的饭——抹来吃不饱
  鼻涕淌在嘴头——白得吃
  门神老爷吃汤圆——神不能吞
  脚底板上擦油——溜
  一丈二的烟杆——摸不着斗斗
  茅石头洗澡——粪(奋)勇向前
  校场坝上的旗杆——独一无二
  城皇庙内的鼓锤——一对
  毛草棍起房子——苦苦撑
  吃稀饭泡汤——清(亲)上加清(亲)
  茅石头查户口——清(亲)蛆(戚)
  半夜里的煤火——盖
  蒜苔煮稀饭——光棍落难
  蚕豆炒豌豆——馄上加馄
  蒜苔炒豌豆——光棍遇着滑头
  长耳朵开会——谈兔话
  高粱秆编篱笆——阐难条
  屙屎不带草草——想不揩(开)
  麻子打哈欠——全体动员
  碓窝点灯——舂(聪)明
  抬石头砌墙——围院(愿)
  三十夜烧猪头——烙(落)眼
  豆叶糠煮猪食——喂(为)你好
  草草做裤带——扎不了好两天
  半天云内人家户——高寨
  三、谜语
  (一)哑谜
  一个拱地猪,屙屎背上出——推刨
  黄鼠狼,头大尾巴长,白日打瞌睡,夜晚守空房——碓
  铁脑袋,木尾巴,弯弯身体像月牙,农民伯伯少不了它——锄头
  黑脸大汉,靠近墙站,帮助老师,传达语言——黑板
  一个老者矮又矮,屙屎满处甩——土磨、石磨
  一个老象,吃一样屙三样——风簸
  九十八弟兄,一路下广东,去时走干路,来时着水冲——水车
  一棵树,大又高,上面吊着万把刀——皂角树
  远望蜘蛛笼窝,近望竹绳吊索,既会提壶斟酒,又会弹琴唱歌——摇车
  一个老者不多高,屙尿满处飙——水壶
  四四方方一座城,四个将军把四门,千军万马闯不进,一棵红线穿进城——古代小钱
  四四方方一座城,木人木马木将军,红的不动黑的动,腹内无刀暗伤人——象棋
  河头牵藤,岸上开花,一风吹去,不见人家——油灯盏
  生在青山节节高,拿回家中用纸包,古怪古怪,世间没人卖——出丧棒
  同胞兄弟不同娘,结发夫妻不同床,朝中宰相无权用,四路兵马拜君王——脸谱
  头上用铁包成,背上满天星星,眉毛走来走去,看来是不差分厘——木秤
  有嘴不讲话——木鱼 无嘴闹喧天——鼓
  有脚不走路——板凳 无脚下四川——扁担
  几个白狗,顺着墙走,杀它一刀,咬它一口——汤圆粑
  一把弯刀,顺着河飘,有人惊动,弯腰直漂——虾儿
  一年十二月,霜扎不落叶,开花无人见,结果又吃得——地瓜。
  一个小茶罐,装坨糯米饭,不吃小茶罐,要吃糯米饭——石榴。
  一个小茶罐,装坨糯米饭,不吃糯米饭,专吃小茶罐——刺藜。
  一个老格兜,一家老小抱倒抠——饭甑。
  红盆顶黑盆,黑盆顶浪荡,浪荡顶簸箕,簸箕底下一窝蛆——饭甑和饭
  红门楼、白石墙,中间有个耍二郎——舌头。
  一个小和尚,白天逮到晚上放——棒头扭扣。
  弟兄七八百,一路去打铁,铁又打不成,背上开大裂——炒黄豆。
  一条沟,两条巷,一对白狗出来逛,一把抓它在墙上——鼻涕。
  古怪古怪,场上不得卖,人人身上有,看也看不见——屁
  弟兄七八个,抱倒柱头坐,临时要分家,衣服要撕破——大蒜
  格子格,柜子柜,四姊妹,同床睡,各穿衣,各盖被——核桃
  一个谜语谜到底,千把锄头挖不起——人影
  半山一个木腊碗,天天下雨下不满——乌鸦窝
  南阳诸葛亮,坐在中军将,扯起八卦图,捉拿飞来将——蜘蛛
  一只脚,两块板——豆芽。
  蓬蓬松松,好似一口钟,用草做成,喊做太翁——蓑衣
  半山一桐柴,摇又摇得动,扯又扯不来——牛尾巴
  一棵树矮朵朵,上面吊起金银果,过路客人不动我,天晴下雨我会落——露水
  (二)字谜
  上通下不通——由 下通上不通——甲
  一通百通——申 一不通就不通——田
  人望面前一对瓜,一棵明珠照王家,三十三天下大雨,和尚口内吐泥巴——金玉满堂
  牛打和尚屋,二人抬一木,双木不成林,目字下面两只足——特来相见
  二人力大顶破天,十女种田少半边,八王在我头上坐,千里连地地连天——夫妻义重
  夫人回娘家,头带一朵花,骑着一匹马,半夜才回家——腾
  二人力大不出头,丁字无钩挂彩球,一人坐下瓜一个,道(倒)士肩夹两绣球——天下太平
  上八不像八,下八才是八,十字穿心过,救命王菩萨——米
  口中含着白玉,三人戏水江边,眠时不用目看,按倒不用手牵——国泰民安
  吾字不要口,八人口上走,一箭穿三个,豆上飘彩球——五谷丰登
  房屋门窗关复开,民事纠纷解为难,乌云滚滚秧歌舞,竹竿进城莫横来——风调雨顺
  太公钓鱼在江边,蒙正砍柴中状元,大舜耕田做皇帝,孔子攻读在黎山——渔、樵、耕、读
  蒋介石手下无将,白崇喜独霸中央,两师团面对攻打,宋子文脱帽投降——药
  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禾火二仙对面坐,夕阳脚下一对瓜——春夏秋冬
  待月西厢寺无踪,张生赶救去求踪,崔氏佳人今不在,反说红娘不用工——徽
  无影无形入人怀,青红紫绿四时开,鹅毛片片从天降,悬空高挂一镜台——风花雪月
  梧桐上面挂柳条,将帅从来不用刀,六岁学堂就观看,山也高来水也高——琴棋书画
  远望峨眉山不在,西施女子谁不爱,一个大口包小口,法字三点水不在——我要回去
  上长街去卖卦(一);问苍天人在谁家(二);玉人儿不得一点知心话(三);欲罢不能罢(四);吾只能把口哑(五);论交情半点不差(六);染成皂说不得一句清白话(七);恨分离如钢刀割下(八);抛绣球手软力乏(九);细思量口心皆是假(十)
  四、小儿歌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丰富多采的儿歌。
  如:
  1.春天,天气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又看我,弯弯腰。
  2.栽蚕豆,糯米豆,胡豆饭,饭又白,好请客。
  3.树叶青,放风筝,树叶落,打格螺。
  4.吗吗刺,咚咚羌,讨媳妇,嫁姑娘。
  5.猫猫咪,快出角,你犁田,我犁地,你烧火,我扫地。
  6.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7.一棵树八枝丫,高上坐些好人家,养的儿子会写字,养的姑娘会剪花。大姐剪得灵芝草,二姐剪得牡丹花,只有三姐不会剪,架起车子纺棉花,纺得棉花十二条,拿给哥哥娶嫂嫂,娶的嫂嫂胖又大,三条板凳坐不下,娶的嫂嫂瘦又小,一条板凳坐不了。
  8.小马小儿郎,骑马进学堂,先生嫌我小,肚内有文章。
  9.大雨哗哗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
  10.青菜花、油菜花、不揪老头,揪尾巴。
  11.小板凳、土地牌,会吃酒,会打牌。
  12.月亮婆婆,点点乐乐,张家吃酒,李家唱歌。
  13.一张白纸飞过街,哪个读书哪个乖,人人读书想官做,丢下秧苗哪个栽。
  14.火烧坡,红艳艳,张打驴,李磨面,团团酒,去娘家,娘又骂,嫂又嫌,哥哥留我在半年,我不在,我又忙去织麻布,织得二丈五,拿去买条老水牯,牵上坡,不吃草,牵下河,不吃水,牵走官家小姐门前过,抬条板凳来垫坐,一碗肉白生生,一碗饭冷冰冰,簸箕筛子不离手,红稗疙瘩胀死人。
  15.大月亮,小月亮,公公出来做木匠,婆婆在家纳鞋底,媳妇在家铲糯米,铲得半碗糠,拿给毛妹做mangmang,毛妹吃酒醉,倒在鸡窝睡,鸡毛做枕头,鸭毛做盖被。
  解放后,有些老的儿歌已经逐步淘汰,新的歌儿内容更加丰富多采,在书本、电视、电影上,一些儿童看了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后,他们可以根据剧中的人物自编新儿歌。如:“好吃好喝洪七公,疯疯颠颠的老玩童,会吹笛子的黄药师,九阴真经的欧阳峰,傻头傻脑的小郭靖,能说会道的小黄蓉”。这就是新儿歌自然形成的源泉。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